北京的饮食文化可谓是海纳百川,博大精深,不仅是作为古都而形成的自身特有的饮食文化,同时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美食精华,也都在北京生根发芽,一家家各式风味的馆子红红火火地开着,一派繁荣景象。
近两年,在北京城区改造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条条“美食商业街”。这些美食街分别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文化,成为京城餐饮业的一个新亮点。
在北京游玩时,路过一条街,据说是京城密度最大的美食街,在全国饮食江湖里小有名气。
只是我盯着名字看了好久,发现根本不会念,别说念了,还是人生第一次见。无奈之下只好询问一个过路人,他看着手机走路,头也不抬地说了声--“簋街”。
“簋”字读“gui”,第三音,简单说就是“鬼街”意思。
簋街位于东直门内,在老四九城,每座城门都有自己的用处。清朝时,东直门是专门用来运送逝去的人的城门,如果你站在东直门门楼上往城外看,会看到一大片坟场,这片地区就是今天的左家庄一带。
慢慢地,东直门城门内形成了最初的早市,贩卖蔬菜杂物的小贩们后半夜就开始蹲点叫卖,黎明时四散退去。当时多以煤油灯采光,远处看去星火朦胧,被人称为“鬼市”。
上世纪80年代,这条街并不繁华,连接的道路不乏灰尘四溅的土路。当时出现了第一家做夜宵的饭店--晓林菜馆,营业时间直到凌晨,没曾想夜间生意很好。有了第一个先行者,随行者也慢慢出现,最终发展成了北京最具烟火气的夜市街。
餐饮行业是注重风水的,街道火了之后,很多商家觉得“鬼”字不好听,但又不想起一个太普通的名字。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字典里有一个“簋”字,与鬼同音,也和食物相关,便起名于此。
簋字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席时,一般和鼎配合使用。从商朝开始延续到战国时期,之后就很少看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件文物叫“利簋”,属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十分珍贵,已被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相信很多游客都是第一次见这个字,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也不会见到了。
很难念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记住。如今1400多米的簋街,入驻了200多家商户,白天时还略显单调,待到夜晚来临,便拉开了京城最喧闹夜市的帷幕。
霓虹灯盏里混杂着食色生香,觥筹交错中包含着喜乐悲愁。夜色放松了神经,酒食慰藉了心灵,在这里,有人哭,有人笑,有人低声倾诉着过往,也有人大声宣扬着未来,这是一个永不打烊的烟火江湖。
我去时临近黄昏,街上还没多少人,秋天街头多了很多落叶,闲逛其中颇有感觉。转一圈下来,发现小龙虾店很多,其他的则是烤鱼和火锅,口味偏向于川菜,老北京美食几乎没有。如此看来,这里应是年轻人和外地人的美食江湖。
我发现这里外国游客很多,三三两两地前来吃饭。想来也很简单,饭店多为古色古香的装潢,倒是能吸引不少老外光顾,不知道川菜口味他们吃着辣不辣。
一家店铺前立着两个“小鬼”,一个是酒鬼,拿着酒壶摇摇晃晃;另一个我没认出来,头上两直角,嘴里吐着长舌,外貌挺吓人,不过不正切合“簋街”的渊源吗?
街道两侧是饭店,往里的胡同则是本地人居住区。可能是游客太多,一些民居贴有“闲人勿进”字眼,简单明了,符合老北京直来直去的气质。虽然街道火了,但不知熙熙攘攘的食客,拥堵不堪的车流有没有给当地人造成影响。
早期的簋街还是不错的,那时可以随便停车,晚上桌椅板凳恨不得全摆到马路上,那时饭菜还没这么贵,夜市氛围浓厚。现在管制后不让出摊了,停车也不让了,街道环境确实好了一些,当然价格也比之前贵了不少。
临走之时,天色已暗,食客们逐渐多了起来,伴随着喧闹声,这条夜市街开始苏醒了。
地址:北京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段,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
交通:乘坐地铁5号线到北新桥下车,或地铁2号线在东直门下。
要想吃遍北京,既不疲于奔命,也不会错过什么美食,那么北京鬼市绝对就是饕餮食客的首选。在这里能让你品尝到正宗的全国八大菜系,应有尽有。
>>上一篇:六安金寨托秋风寄信,我在冬日暖阳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