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广东中山市,热情的网友推荐说去古鹤村看看,说这个村子有悠久的历史,村中的石板路、牌坊、祠堂都很久远了。喜欢古村落的我暗自欢喜,就想着尽快去看看。在冬至这天,很早就起来,自己驾车从珠海前往古鹤村。在导航的指引下,很快就到了古鹤村。
从大闸门进入,就看见一条石板路蜿蜒曲折通向村内,这就是石板街。石街始建于明朝末年。清朝时扩建至3块石板。是村中的主要道路,石街始于大闸门外,沿着角头街香中街、下街、清泉街延伸,止于村尾闸门及北闸门,全长约2800米,以6000余块花岗条石铺切而成,是目前中山市比较完整的石板街。
走在很有历史感的石板路上,慢悠悠的向村内走去。路两旁不断看见好几间祠堂、碉楼,古榕树、石雕、木刻,一派岭南风格的古村模样,似乎一切又回到了那些个久远的年代。
郑氏祠堂门口有两个小孩在玩耍,像是兄妹,不知在说些什么悄悄话。祠堂里面有老人在打牌,很是悠闲的样子。
这座碉楼是上世纪初的,很有特色,青砖斑驳,门窗上及围墙上的的雕花都相当精致,可惜没有开门,看不到里面啥模样。
在众多的文化遗址中,郑有庸“乐善好施”牌坊保存时完好的。据历史记载,这座牌坊建于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纪念村中善长仁翁郑有庸。在灾难年间,他用良田救济灾民,并带领家人在当时的村口支起“饭台”,每天给过路的灾民无偿提供一些白米饭。 于是,清代皇帝光绪赐"乐善好施"牌坊,有李鸿章的题辞和印章,该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高约8米,柱下镶嵌抱鼓石,坊额四周有人物花卉雕刻,工艺精致。
见这个古村如此幽静,古朴,性质,兴致满满的我一个人玩起自拍来,希望把古村的模样和自己融为一体。
古鹤村的大闸门,大门及两旁的墙壁显得沧桑,从门洞到两侧石璧均以花岗岩砌成。门额嵌有石匾,正面刻有“古道循行”,背面刻有“鹤声高迥”,高约五米。大闸门建于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1873年(同治十二年)重建,属于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鹤村是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文化古村,相传古时有许多雀鸟在古鹤村山林中栖息,众多鸟类中以白鹤居多,由此得名"古鹤"。
古鹤村作为中山的一座特色古村落,村内保留着很多的牌坊,每一座牌坊都代表着一种荣耀和优良教育,村中仅清代就出过8位举人,当今还出过外交官员和中国工程院士。此外,近170年历史的古祠堂村中有三座,其中郑氏祠堂内提有敦宗睦族的宗旨,见证了古鹤村的包容、和谐精神。
贯穿整个村落的石板路,保留了相当多的古建筑和珍稀古树:包括郑氏祠堂、乐善好施牌坊、举人旗杆夹、土沉香树、古榕树等等。漫步在古鹤村的石板街中,青石巷、老榕树、旧祠堂、古门楼,仿佛被带回到一个久远的年代。
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空气里飘的都是炖鸡、炖肉的香味。接着就看见人们将一盘盘美食端出来,走向村口土地公的祭台。将食物摆在祭台上后,要放鞭炮,燃香、祭拜,希望来年安康、发财、家人平安、一切如愿,这和北方的习俗完全不一样,让我这个北方女子有些好奇。
古鹤村众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得以遗存,古朴淳厚的民风得以传承,成为古代农耕社会遗留给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珠三角地区一座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石墙、石街、石门楼、石牌坊,古井、古树、古风,一切都仿佛让时间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宁静、古朴而自然。
古鹤村还有一个瓦窑坑遗址。瓦窑坑遗址位于古鹤水库涵洞对面的山坡脚下,低于水位线,只有枯水期才露出。根据所遗留陶器判断,属汉代、宋代的文化遗址。可惜这次来,没有能看到。
借助于古鹤村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内自发形成了华财、古鹤、明清三家大型古旧家私市场。有古玩店500多家,全部陈列和交易名贵的古玩、家具等,已是全中国最大的古旧家具市场之一,让这个古村在新时代散发着新的活力和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