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科技 > 业界 > 正文

在家早教:为学习型父母打造一站式陪伴成长平台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20-09-27 16:33:06   作者:yejie

  (做“学习型”父母 高效陪伴孩子成长其实很简单)

  有人形容“小步在家早教”是在自创的赛道上“乘风破浪”。的确,3年用户破千万,即便身处在线教育领域,这个速度也可圈可点。但是作为创始人,彭琳琳却坦陈:“真的很tough!曾经不止一次后悔过,当初创业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赛道?!”因为,启蒙教育最直接的学生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想改变成年人的固有观念实在太难了!”

  虽然过程并非“肉眼可见”的顺遂,但3年“拓荒”,小步实力圈粉,很快聚集了数以千万理念契合的家长。站在新3年的起点上,彭琳琳说,小步并不“贪心”,只想为那些认真负责的家长打造一个 “一站式陪伴成长平台”,提供科学、系统且足够丰富的启蒙教育资源,让每个“学习型”父母都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早教=网红游戏? “伪早教”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疫情期间,抖音、快手等各种直播平台上,“网红”游戏、育儿达人纷纷出道,掀起了一波热热闹闹的“线上早教潮”。但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彭琳琳对此并不认同。在她看来,“无论碎片化的所谓妙招,还是网红亲子游戏,最大的作用只是博眼球,真正的帮助有限,甚至会让家长跑偏!”

  “好的早教要成体系,而不是堆砌游戏。”彭琳琳解释说,早教涉及认知、语言、社交、运动、学会学习五大领域,是个全方位的概念。很多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视觉感官刺激、音乐韵律,甚至日常交流才能完成,远远不是几个碎片化的网红游戏所能承载的。不仅如此,在6岁之前,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很大,即便有明确月龄指向的游戏,也很难“普适”。所以,小步DEEP早教课程中的游戏,不仅细分到月龄,而且同一个游戏,也会设计出不同难度,以适应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在玩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进阶。

  彭琳琳认为,游戏不等同于早教,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早教的核心是亲子关系,而游戏只是最后的呈现方式。启蒙教育的对象,首先是家长,然后才是孩子。这也是小步一直坚持的早教观。而在实践过程中,小步一直将“把家长教育好”作为首要任务,“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避开早教误区,科学高效地陪伴孩子成长。

  身兼专业人士和妈妈双重身份,“伪早教”的伤害让她感同身受。在采访过程中,彭琳琳也多次提到了早教误区。比如,很多家长都认为,3至6岁的孩子要加强思维训练,但对于什么是“思维训练”, 却傻傻分不清。其实,学前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远不止思维,更不等同于被商家“异化”的数学。如果一味跟着广告走,人云亦云,难免挂一漏万而不自知。客观地说,父母不科学的早教观,才是孩子输在“起跑线”最根本的原因。

  早教=教知识?从玩入手,持续提升“学习力”

  小步的早教课程,从0岁覆盖到6岁。其中,前2年是“启蒙期”,以游戏为主,用各种方式让宝宝玩起来;进入“学前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持续学习力”课程,为孩子们储备一生受用的竞争力。

  彭琳琳表示,3岁前是大脑建立突触连接的高峰期,本着用进废退的原则,要给孩子提供足够丰富的体验,用各种方式带着他们玩起来。所以,小步给每个孩子准备了教具包,玻璃纸、皱纹纸、海绵……,3年足有1000多种。同时,变着花样儿地设计了不同的玩法。但是,这个“百宝箱”却被部分家长质疑“不高端”。对此,彭琳琳感觉有些无奈表示,:此前,她曾深度探访美国硅谷收费最高的幼儿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玻璃柜中满满的石头、瓶盖、塑料片……殊不知,在启蒙教育阶段,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才是开启想象力、创造力的“金钥匙”。

  “最好的早教课程其实就‘藏’在生活中。”彭琳琳介绍,小步的所有课程都强调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然习得。包括刚刚完成升级的启蒙英语,也是如出一辙,通过与早教课程深度融合,孩子边玩边学,像学母语一样学英文。同时,为了解决一些家长记不住、“卡壳”、张不开嘴的困扰,升级后的启蒙英语课程还配备了点读笔、游戏书,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好玩。

  彭琳琳并不反对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但是,她始终认为,上课外班的主要目的不是学知识和技能,而是注重学习力的养成,让孩子能学、会学、好学。只有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孩子才具有了可持续的学习力,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学习乃至未来的竞争中获取最大优势。为此,小步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以打造“持续学习力”为核心,搭建了针对2至6岁儿童的课程板块,包含文化基石、数学思维、科学思维、积木搭建、社交情商、百科启蒙6个学科,近期又上线了为这个年龄段孩子量身订制的编程课程,与原有课程相呼应,为孩子的学习力全面赋能。除了教孩子怎么学习,学习力培养计划还有专门针对家长的课程。做成长型父母,陪伴成长,一起进步,这也是小步在家早教一直提倡的。

  早教班、幼儿园够不够?家长的陪伴无法被取代

  作为清华、斯坦福双料学霸,彭琳琳说,自己从来不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的母亲。受母亲的影响,她也坚信“高质量陪伴,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顺理成章的,在升级成为母亲后,彭琳琳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别人家的妈妈”。即便是创业后,每天忙得“飞起来”,也从未错过孩子的成长。因此,她有底气说,同为父母,“忙”只是借口。

  “每天挤出半小时到1小时,加上周末的时间足够。但是,‘陪着’不等于‘陪伴’,更不能和高质量、高效陪伴划等号。”彭琳琳说,实现“高效陪伴”,必须清楚地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作为家长应该提供什么,做足准备,备好课。育儿看上去很复杂,很多家长甚至因此而焦虑。其实,只要跟对早教体系,做学习型父母,高效陪伴很简单。而作为专业机构,小步的使命就是为那些“学习型”父母打造一个“一站式”陪伴成长平台,提供系统科学的、非碎片化的线上早教课程和服务,“手把手”地教授家庭陪伴方法,让非专业出身的家长也能轻松上手,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