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销售的节节攀升,扫地机器人在一大波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日益普及开来。越来越多的都市家庭悄悄地多了一个新成员。在国内,由于扫地机器人尚属新兴产品,许多商家趁着市场混沌期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行业和产品知之甚少的机会,用各种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的营销大法将产品推销给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许多消费者买回家使用之后,才发现上了当。通过业内暗访,小编为大家揭开六大营销陷阱,给正在准备入手扫地机器人的消费者选择参考。 忽悠一:双边刷比单边刷好 “有比无好,多比少好”。正是切中大多数消费者好大贪多的心理,许多商家给机器人装上了两个边刷。看上去似乎两边开工,多多益善,实则不然。所谓边刷,重点在“边”。首先,边刷的功能是用来扫出墙壁、家具等边缘的灰尘等垃圾。其次,边刷将垃圾扫出来,送给中间的主刷,主刷背后的马达发出吸力才能将垃圾吸进尘盒。也就是说边刷只有“扫出来”的功能,并无“吸进去”的功能。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大多为圆饼状,因此,需要一个边刷来弥补圆形的不足,即机器人在运行到墙壁或家具边缘时,由伸出来的边刷把边缘的灰尘掏出来。众所周知,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侧需要沿边,因此边刷一个就够,除非碰到和机器人直径差不多(30几厘米)的狭窄过道才需要两个边刷左右开工。由此看来,两个边刷并无实际意义,多出来的一个边刷反而造成能量浪费。因为扫地机器人整机的功率不过20-40瓦,用于运行多出来的边刷则自然降低吸尘马达的功率,无法实现吸力最大化。 忽悠二:UV边扫边杀菌 健康是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关注点,凡是与健康沾边的营销都更容易打动人心。扫地机器人是为用户时刻保持干净的地面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健康生活方式。但是许多国内商家还嫌不够,挖空心思增加更多的噱头来忽悠消费者。比如,某些商家号称产品底部装有UV杀菌灯,可以实现一边扫地一边杀菌,宣称的细菌甚至包括流感病菌。听上去很美好,实则不然。 UV是紫外线的简称,UV消毒杀菌并不是一个瞬时杀菌技术,它需要一个照射时间。根据行业标准,悬吊式照射紫外线消毒,需要在1米处悬挂一只30W的UV灯,且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移动式移动式UV消毒要达到消毒效果,需安装两支30W到40W的杀菌灯,并且在表面需要持续照射5秒以上。了解了UV杀菌等的原理,扫地机器人UV杀菌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首先,扫地机器人都快速移动的,不会在地面上逗留。其次,市面上的大部分扫地机器人整机在20-40瓦,如果都用在UV灯上,机器人本身就根本无法起步运行了。所以,扫地机器人底部的UV杀菌灯,根本达不到标准,不过是个炒作噱头,并无实际用途。 忽悠三:扫拖抛光于一体 中国家庭的地板材质多为瓷砖和木地板。人们习惯在扫完地之后,用拖把或者抹布进行二次清洁。为了满足消费者湿式清洁需求,不少商家在扫地机器人的底部加一块抹布,就美其名曰扫拖一体机,更有甚者宣称“扫拖抛光”三合一或者“扫尘、吸灰、抛光、软刮、擦地、杀菌”六为一体。事实上,现在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果真具有如此全面的功能吗? 扫地和拖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由不同的原理的操作动作构成。一个赛车手穿件泳装,他还是个赛车手,而非游泳运动员。扫地机器人的底部是为让机器人专业完成扫地而设计的,目前主流的产品均为边刷、主刷、吸尘口的整合设计。也就是说,这些组件都用来“扫地”的,单纯地在扫地机器人底部加一块抹布无法实现预期的拖地或擦地效果。 首先,边扫边拖不实际。扫的时候有灰尘,要避免沾到水,否则灰尘遇到水则是越扫越脏了。而拖地则需要用到水。因此,这两个矛盾体无法同时实现。其次,先扫再拖不省心。目前扫地机器人的电池多在1000-3000毫安,对于50-150平米的家庭只支持清洁一次。这意味着扫完地之后需要再次充满电才能再次实现拖的功能,而充电时间大部分品牌在3-6个小时不等。也就是说,这种扫地一体机,你需要扫完之后再充3-6个小时,然后装上抹布来拖地。而在启动之前,你还需要完成另一项烦人的工序,那就是清洁机器人底部。因为,机器人扫完地之后,底部都沾满了灰尘,不加处理直接用它来湿拖,地面连灰带水更是一团糟。所以,你只好先给机器人擦拭身子,卸下刷子,擦干净轮子,不然带灰的轮子在湿布拖过的地面上会留下齿印。 即使你有耐心完成这一切,拖地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前所述,加上一块抹布,它本质上还是个扫地机,并非专业拖地机。试问,一块巴掌大的抹布能把全屋清洁干净吗?当然,你可以让它拖一会,就按下暂停键,再去换洗抹布接着拖。然而麻烦又来了,目前的扫地机器人绝大多数没有地图记忆功能,也就是说你暂停再启动后,它无法识别哪些区域已经清洁,只好像个无头苍蝇乱转,到头来的结果只有一个,你发现大多数地方漏拖了,且拖得不够专业,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干净而全面。 至于抛光的功能,也是商家看中都市家庭对于地板养护的需求而想出来的营销噱头。正规的地面抛光操作流程是先对地板进行彻底清洁,然后打蜡,风干后用高速抛光机配合抛光垫进行均匀、匀速的抛光。扫地机器人为什么敢和“地面抛光”扯上关系?因为某些扫地机器人带有尼龙刷或者胶刷,这些原本用来卷垃圾的工具竟然被策划成具有“抛光”功能。真是吹牛不犯法且不上税,忽悠一个是一个。 忽悠四:近而不碰防碰撞 启动扫地机器人之后,它将在地面上运作。家具既是障碍物,也是清扫对象,不能撞重了损坏家具,但又要对其边缘清洁清理,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藏污纳垢。这就非常考验机器人的“智能性”。一款好的机器人,它要有灵敏的传感器,能提前感知前方有障碍物并智能减速,轻轻地靠上去,实现细致化的沿边清洁。而一些商家打出“智能防撞,近而不碰”的概念,听上去,似乎机器人十分智能,懂得呵护主人家具。其实,这样的营销语背后隐藏的是其技术不足的缺陷。因为这些产品无法很好地降速以清风拂面的温柔力量靠近,更无法实现零距离的沿边清洁。反过来想,在离障碍物5-10厘米的距离就转头跑了,那么势必造成墙边和家具边缘等重点死角漏扫。 忽悠五:超大清扫时间和面积 清扫时间和面积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指标,与机器人的电池容量息息相关。许多商家给产品配置1000-3000毫安的不等电池,从而打造出不同面积定位的多款产品。目前,市场上某些产品在清扫面积宣传上,注水夸大比例在30%-50%不等。比如一些只有一两千毫安的电池,也宣称能运行1.5-2个小时,打扫150-200平面积。等消费者买回家使用之后才惊呼上当。因此,在购买之前,先在心里打个折。此外,扫地机器人基本都具有自动返航充电的功能,机器人会留10-30分钟寻找基座充电,因此,那些小容量的电池扣除夸大和返航的时间,真正用于清扫的时间则更少了。 忽悠六:自动清扫不用管
>>上一篇:《武魂2》支招宅男终结单身 60W太空游助逆袭
>>下一篇:掌锋科技构建去渠道中心化游戏鲸鱼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