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2小时网络生存”的活动引起社会震动,在当初看来还不可思议的事情——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现在已经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不担心长期独居产生的心理问题,一辈子不出家门也能很好的生活下去。相对传统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太快,家电行业用了30年才稳定了格局,而互联网某个领域,三四年已经足够成熟——移动互联网更是如此。 移动互联网太快,互联网从业者也追逐地踉踉跄跄,新生事物太多,舆论易被引导,例如微信崛起之后,对张小龙的神话,以及,对网易易信的轻视。 上架11个月,用户突破1亿。如果是任何新功能的APP或者游戏,或许不会有易信这么大的质疑——如果是一个没考上大学,混迹不知名公司的程序员在休假期间自己做出来的一款小应用,那在中国互联网圈一定膜拜者甚众,对了,如果程序员来自菲律宾或者泰国,那就更为传奇和令公知们惊叹,转而熬出一锅锅140字或标题惊悚的鸡汤。别来自中国,中国出不了扎克伯格,这一定会是炒作或骗局。 但易信的1亿用户就好像有什么问题,作为一个定位于聊天工具的APP,你怎么可能一年不到发展到1亿用户?相比之下,陌陌今年2月宣布突破1亿用户似乎没有这么大的质疑——原因参考上一段——作为白手起家不依附门户巨头的创业公司,陌陌更具传奇性,以及曾经的“约炮”属性。公知们相视一笑,沉默不语。 但易信,诞生于老牌门户,没有“人性阴暗面”的刚性需求,凭什么能做成?在结果真正出来之前,分析师们的屁股已经选好的沙发。 对于易信的消息,撇开纷杂的声音,让我们来看看数据。我们在中国局域网,国外基因往往水土不服,活下来的,往往比中国公司“本土化”地更为彻底(非褒义,家中无水表);国内数据公司,和各公司都有监测合作且比较完善的,艾瑞数据可借一探: 2014年6月艾瑞mUT(移动应用样本监测数据),即时通讯类APP: 前5名为微信、移动QQ、淘宝旺旺、易信和来往。 微信月度活跃用户为2.79亿,易信月度活跃用户为3800万。 根据微信和易信各自公布的数据,微信的用户(安装量)达6亿,易信,超1亿,易信用户为微信的16.7%。根据艾瑞mUT的6月数据,易信的月度活跃用户为微信的13.6%。考虑到微信已经成为全民移动通信工作,且承载大量工作沟通需求,活跃用户的差距大于安装用户,3个百分点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用户量排在易信之后的还有谁?除了也曾举集团之力强推的阿里来往,还有YY语音(827万,第6)和大名鼎鼎的Line(556万,第8)。对了,陌陌的用户更早突破1亿,6月的月活跃用户是1851万,是易信的一半不到。 至少从数据来,易信的用户数是真实的,前三位的微信、QQ和旺旺,除了更长的发展时间外,庞大的用户量都可以理解,QQ有着多年的用户惯性,而旺旺负担着阿里系巨大的购物需求,实际上对微信和易信几乎没有市场重合。实际上,和诸多一夜成名的APP神话们一样,易信的成功(以易信的起步时间和诞生初市场的舆论,1年1亿绝对是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同样有值得玩味的地方,而且相对于很多剑走偏锋和特立独行的APP不同(例如 Flappy Bird或YO),易信对中国移动市场更有借鉴意义:有历史的互联网公司,如何做好移动应用。 别再想着一夜爆火或创意精妙,成熟公司有着轻舟简行者所没有的规模优势和成熟渠道: 集团对产品的投入和重视。很多时候,公司运营和民主是相悖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唯领导意志,能换来极强的资源协调和执行力,这是一切的前提。 合作资源+精细化,对于起步并非最早的应用,比领先者更高质量的体验,是必须做到的,是弥补时间差距的唯一选择。易信的做法是免费短信——与运营商合作,和高质量语音通话——更适合移动特质,应对噪杂负责的外部环境; 差异性,小而大的产品定位;区别于巨头的用户定位,对于成熟公司而言,必须是有着巨大发展前景的用户群体——易信定位于年轻用户,也几乎是唯一选择:年轻人的兴趣点更多,更容易被吸引,赶超需要时间,那就把赌注放在未来几年。 看似平淡的方式,但对于成熟企业来说,却不容易做到,除了大BOSS的远见、决心,举集团之力于一点也只是理论上的强大,在大公司待过的人,想必能明白这一点,从这一点来说,易信不易。 几大门户掌门人中,丁磊算最与世无争的一个,对于“养猪的”这个称号,貌似也没有什么反驳和不满。网易的素来风格,没有故弄玄虚的预热炒作或聒噪的营销,做什么事,吼一嗓子就行了。在微信最如日中天的时候决定发力做即时通信,气魄是有的,即使如LW(别问我是什么)一样千夫所指,如YN(别问我!)一样半死不活,也无可厚非。但1年1亿的用户,月3800万的活跃用户,恐怕没人敢说易信“像预测的一样”失败了,不过也没关系,移动互联网太快,啪啪啪打脸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没人能记得,不妨碍新东西出来的时候,大拿们的指点江山。
>>上一篇:欧莱雅牵手小也香水 强强联手开辟电商
>>下一篇:AT大战,百度怎么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