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联手IBM对于双方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价值?
文/孙永杰
昨天一则苹果联手IBM的新闻在业内引发了极大亢奋,无论是国外的媒体,还是国内的评论均予以了看好的评论,而资本市场似乎也对双方的合作以苹果和IBM各自股票的上涨作为看好的回应。
一个擅长硬件及以硬件为核心生态系统打造的消费市场的老大;一个是精于软件和服务并以其为核心的企业市场的巨头,业内理所当然地认为二者的结合自然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效果并给对手造成冲击。
例如对于苹果来说,进一步压缩黑莓在企业移动市场日渐走低的市场份额;遏制谷歌与三星在移动企业市场的发力(在不久前举行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与三星达成合作,三星将把之前自己开发的Knox企业安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植入Android系统中,进而从系统层面保证安全,以利Android进入企业市场);削弱微软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在企业市场的影响力(尽管微软在移动企业市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高,这从其在整个移动市场所占市场份额仅在4%—5%左右可见一斑)。当然这一切最终结果是苹果可以向企业市场(用户)销售更多的iPhone和iPad。对于IBM,则希望借助苹果的硬件(主要是iPad和iPhone)推广自己的IBM MobileFirst移动解决方案。那么最终的事实会像上述业内预计的顺理成章般地发展吗?或者说,苹果与IBM的联手对于双方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价值?
就像前述,虽然在企业移动市场,看似有黑莓、Android、微软在其中竞争,但实际上它们在企业市场几近没有斩获。例如之前在企业市场占有优势的黑莓,随着其企业服务(BES)向对手(iOS、Android及Windows Phone)的相继开放,其市场份额流失严重,加之黑莓手机本身销量大幅下滑(目前仅占有智能手机市场1%左右的份额),其在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已丧失殆尽。至于说到Android,作为Android阵营老大且向企业市场渗透的三星,其之所以将Knox贡献出来与谷歌合作,是因为其在企业市场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据称Knox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还不足2%。而微软的Windows Phone,尽管有报道称,其利用黑莓的颓势及混乱抢走了不少黑莓的企业用户,但从之前主打企业商用的Surface平板销售不畅看,微软在企业市场也无非是小打小闹而已,并未形成气候。
与上述厂商相比,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有97%的企业在使用iPhone,有98%的企业在使用iPad;在全球500强企业中,91%的企业在使用iPhone;93%的企业在使用iPad。此外,90%的企业使用的平板都为iPad,而95%被激活的应用程序都来自iOS平台。同样,来自Good Techology公司发布的移动指数报告显示,iOS设备占有所有企业市场移动设备激活量的80%,其中 iPhone占有总设备激活量的54%,而Android智能手机只占20%多一点。iPad在企业平板电脑市场的份额更是惊人,占有平板电脑激活量的91.4%,而Android平板电脑只有8.6%。其中,iPad在金融服务和商业及专业服务领域中是最受欢迎的设备。
由此不难看出,即使没有和IBM联手,苹果在企业移动市场也优势尽显,重要的是,由于苹果定位在高端企业用户(此次合作的IBM MobileFirst也是如此),而鉴于目前高端企业市场苹果超高的市场占有率(接近于瓶颈),意味着联手IBM,苹果继续大幅冲量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联手后,短期内不会给苹果iPhone和iPad的销量带来多大的提升。
再看IBM,涉足移动性之前,IBM先后进军网络商务、数据分析和安全行业,它每一次都会采用争取大客户(企业)的策略。相比之下,分析服务Google Analytics、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等竞争产品都是瞄准小企业,谋求大范围普及。其实这很符合IBM通过大客户追求高利润的发展模式,此次与苹果合作的IBM MobileFirst也是如此。这就决定了苹果与IBM联手之前,双方在企业市场中的用户定位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而由于苹果iPad和iPhone在企业移动市场超高的占有率(比IBM MobileFirst在企业中的应用比率要高),使得合作初期苹果更有为IBM MobileFirst做嫁衣的意味。即会增加企业使用IBM MobileFirst解决方案的数量,而自身iPad和iPhone的销量并不会增长(因为此前这些企业已经在使用iPad和iPhone)。
不过IBM不要认为在与苹果的联手中自己占了便宜,由于此次联手是排他性的,也就意味着当之前iPad和iPhong占据的企业移动存量用户成为IBM MobileFirst用户之后,IBM MobileFirst新增用户的来源在哪里?届时,不仅是IBM,苹果也面临新企业用户增长的挑战。
也许在此有人会称,苹果和IBM可以拓展中小企业移动市场啊,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苹果和IBM都是追求利润率的企业,只不过一个是硬件,另一个是软件及服务。图一万步说,即便是苹果和IBM想支持,两个“高大上”企业硬件和软件组合的成本及价格不是一般中小企业可以承受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表面看起来强强联合的苹果和IBM似乎可以横扫对手,促进各自业务的增长,但由于彼此在企业市场和用户定位的高度相似性和趋同的追求高利润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二者联合之后在企业市场发展的局限性和后劲。当然,我们并非否认此次联合对部分企业用户对于苹果和IBM软硬平台粘性的增加或者说是被绑定,进而为后续的升级打下基础,但业内亢奋之中期待的双方因联合而致彼此业务爆炸性增长的局面将很难出现。所以此次苹果联手IBM,无论是对于当事人本身的苹果和IBM,还是业内都需要亢奋之下的冷思考。
(来源:中国站长网) (编辑:清远信息港)>>上一篇:华尔街日报:中影副总裁张强将领导阿里影业
>>下一篇:王健林要用50亿砸万达电商 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