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消息,据悉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逝世,享年84岁。据了解,高锟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诗人和革命家,父亲高君湘是律师。高锟于1948年举家移居台湾,至1949年迁往香港。
据悉,高锟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发明光纤通讯,他也因此有“光纤之父”之称,享誉全球。高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光纤理论,但初时不获认同,更被批评“痴人说梦”。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持续不懈地研究,终获得世人拜服的成就。
据悉1966年,曾经高锟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任职期间,开始研究利用玻璃纤维传送讯号,发表过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利用石英基玻璃纤维,可进行长距离及高讯息量的讯息传送。2009年,高锟首次提出光纤通讯后四十多年,终获得迟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赞扬了他“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性成就”。2010年,高锟先后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及英国女王寿辰“爵士勋衔”及香港“大紫荆勋章”。
据悉在后来的事实已证明,宽带的骨干是光纤,也成为了今天通讯工具(互联网)、传感工具(物联网)的核心,网购和即时通讯不过是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最明显体现,这种改变依赖的是一根头发粗的光纤中可以容纳几百万条电话线的海量通讯奇迹。另一方面,以光纤通讯为基础的远程医疗和透视技术也让医疗和诊断更为先进。内窥镜可以进行肠道检查和胃镜检查,不仅能及时查出肿瘤,还可以让医生看清人体内部的其他结构,这也是依赖于光纤技术和构造。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高锟,宽带通讯就无法实现;没有光纤,也就没有宽带多媒体,也不会有内窥镜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而且,未来人类通讯将完全由光纤全面取代,并且很有可能如高锟所言:一千年内光纤不会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