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11点,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清远篇在广东卫视全媒体播出,节目采用了5G直播、航拍、虚拟演播室等多种呈现方式,向大家全方位展现了清远的独特魅力,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发生的巨变。
清远经验 敢为人先
过去的2018年,是清远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建市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为清远的改革发展标定了航向。一年来,全市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两市两区”,强化民生保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清远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新区排位增幅居全省首位,新增高新企业8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以上工程中心35家,实现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2018年,清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5.2亿元,从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以上的传统农业大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到现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一半,达到791.0亿元,清远正朝着新兴产业与绿色产业集聚区华丽转身。
数据让大家看到成绩,也让我们特别想了解清远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轨迹。清远市社科联主席刘国华表示,清远的发展动力,追溯起来,首先得益于上世纪60年代初清远的洲心经验,它打破了农业生产吃“大锅饭”的局面,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
清远洲心经验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安徽小岗村改革探索发生于1978年底。两相比较的话,洲心经验在前,小岗村探索在后;洲心经验相对柔性一些,主要在管理责任,产量责任上下功夫,小岗村探索相对刚性一些、彻底一些,直接分田到户。洲心经验难能可贵之处:早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末期,就摸索出让农民吃饱饭、让国家与农民两头受益的做法、经验。1981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全国推广“清远经验”,搞好县(市)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因此,理论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广东清远,是中国的工业改革之父。
演播室穿越回到七十年代末的“清远氮肥厂”。
七十年代末,清远企业在连年亏损的背景下,率先在清远氮肥厂中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随后在清远旧糖厂、清远火柴厂、清远酒厂等多家国营工厂推广,企业改革效果立竿见影。
秉承改革基因,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新时期的清远又一次大胆探索,敢于啃硬骨头。2012年底,清远把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基层的好经验进行总结,开始进行以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让昔日破旧的村庄重新焕发生机。
位于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的下迳村,在2016年前,由于没什么产业,村集体每年只能靠出租山地,获得2万元的收益。2014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下迳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邹瑞文当选为理事长,他提出建设汤泉旅游区,发展乡村旅游。他首先将自己外出赚到的100多万元投入建设,并发动全体村民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利润按股分红。就这样,下迳村村民自筹资金,打造了浸潭第一个特色汤泉旅游综合度假村。
清远市下迳村乡村旅游经济合作社社长邹瑞文说,汤泉景区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村民认为乡村旅游比耕田好多了,然后又集资了300多万元建民宿,使大家的收入又翻了一倍。
下迳村只是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英德九龙小镇也通过土地整合,让昔日的贫困山村变身成后花园,吸引当地农民返乡创业,如今英德九龙小镇已经升级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美丽小镇。
文化清远 粵北明珠
要想了解最为原生态的清远民族文化,你得去清远各县市的民族文化节去体验。比如连南的瑶族耍歌堂,英德大湾的舞火麒麟,佛冈高岗的豆腐节、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等等,这些都无不体现清远每个地方的独有民俗特色。
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传统小长鼓舞传承人赵朝雄从6岁开始,便跟着父亲赵文贵学习传统的瑶族小长鼓舞,赵朝雄的父亲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瑶族舞王”。27年过去了,赵朝雄成为新一代“舞王”。
三年前驻村第一书记何雪忠刚刚来坑尾村时,绝望地发现这个村连一亩平地都没有,砍伐、贩卖十五年才能成材的杉木是村民唯一的营生,而如此漫长的投资回报是他们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何雪忠下定决心要发展全新的林下经济,最后选择了冬菇这个农产品。
为了鼓励陈英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何雪忠买来菇种,从清远市请来种植技术员,亲自从山上砍下两根木头,扛到陈英发家门口,“上门教学”。几天后,在村口,何雪忠当着村民们的面,为顺利“出师”的陈英发颁发“结业证书”。接下来的两年,坑尾村10户村民陆续加入到冬菇种植的队伍中。
入珠融湾 开启未来
绿水青山是清远必须守住的粵北生态屏障,也是清远的宝贵财富。
作为首家进驻广清产业园的广州企业,富强汽配在新项目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改造,不仅实现了生产空间的扩大,还实现了装备和产品的升级。2018年产值达到3.2亿元。技术革新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年4月,富强汽配二期项目———新能源工厂制作部正式投产,该项目主要是生产新能源车的各种内饰配件。
广州富强实业集团总经理王南海表示,园区解决劳动力成本这块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下一步会把广州的研发和清远基地充分结合起来,利用广州的人才优势和清远的劳动力优势及相关政策的优势,这样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直播切回演播室。演播室摆放的是几种不同颜色的材料,一个是钴盐材料产品、一个是镍盐材料产品,还有一个是电池材料前驱产品。这些材料大到电动汽车,小到电脑主板电池,手机电池都有应用。
“佳纳能源”公司生产的钴盐是用来制配动力电池中的正极材料,简单来说就是把矿变成产品。尽管生产过程听起来有点粗放式,但是整个过程是清洁环保的。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水,可以用来养鱼。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晨表示,公司排名前五的水平靠的是研发投入,如果没有是达不到目前的程度的。从近几年来看,他们的研发投入都是逐年翻番地在增加,去年已经达到6000万元的一个研发投入。专利上全部是自有技术,现在申请专利已经超过一百多项了。
2019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建设。而清远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在部署2019年主要任务时也强调:必须坚持将广清一体化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以“入珠融湾”的豪情志气谋划清远未来发展。
演播室全屏幕出现一种特别的蔬菜,外形呈漏斗状的这种蔬菜产自清远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看起来不起眼,但每斤最高能卖到80元一斤。这个蔬菜名叫山苏,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清远当地大规模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地的高端酒店。从山苏“叶子变票子”的启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清远“入珠融湾”的一个巨大商机:那就是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入珠融湾”,不仅仅是产业的互补和融合。在当下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于清远来说,“入珠融湾”更多地意味着,融入大湾区一线城市更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更优化的营商环境,更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的政策,以及更开放包容的发展视野。我们也相信在这样“入珠融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多新时代的“清远经验”。
潮起潮落,花谢花开。巍峨的广东第一峰,绵长的北江母亲河,见证着清远的发展变化。31岁的清远市,早已告别贫穷落后。这里,紧挨着广州大都市;这里,紧靠着粤港澳大湾区;这里,创造过连续多年经济发展速度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如今,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清远人民正提振信心,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清远经验 敢为人先
过去的2018年,是清远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建市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为清远的改革发展标定了航向。一年来,全市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两市两区”,强化民生保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清远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新区排位增幅居全省首位,新增高新企业8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以上工程中心35家,实现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2018年,清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5.2亿元,从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以上的传统农业大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到现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一半,达到791.0亿元,清远正朝着新兴产业与绿色产业集聚区华丽转身。
数据让大家看到成绩,也让我们特别想了解清远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轨迹。清远市社科联主席刘国华表示,清远的发展动力,追溯起来,首先得益于上世纪60年代初清远的洲心经验,它打破了农业生产吃“大锅饭”的局面,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
清远洲心经验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安徽小岗村改革探索发生于1978年底。两相比较的话,洲心经验在前,小岗村探索在后;洲心经验相对柔性一些,主要在管理责任,产量责任上下功夫,小岗村探索相对刚性一些、彻底一些,直接分田到户。洲心经验难能可贵之处:早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末期,就摸索出让农民吃饱饭、让国家与农民两头受益的做法、经验。1981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全国推广“清远经验”,搞好县(市)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因此,理论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广东清远,是中国的工业改革之父。
演播室穿越回到七十年代末的“清远氮肥厂”。
七十年代末,清远企业在连年亏损的背景下,率先在清远氮肥厂中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随后在清远旧糖厂、清远火柴厂、清远酒厂等多家国营工厂推广,企业改革效果立竿见影。
秉承改革基因,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新时期的清远又一次大胆探索,敢于啃硬骨头。2012年底,清远把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基层的好经验进行总结,开始进行以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让昔日破旧的村庄重新焕发生机。
位于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的下迳村,在2016年前,由于没什么产业,村集体每年只能靠出租山地,获得2万元的收益。2014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下迳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邹瑞文当选为理事长,他提出建设汤泉旅游区,发展乡村旅游。他首先将自己外出赚到的100多万元投入建设,并发动全体村民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利润按股分红。就这样,下迳村村民自筹资金,打造了浸潭第一个特色汤泉旅游综合度假村。
清远市下迳村乡村旅游经济合作社社长邹瑞文说,汤泉景区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村民认为乡村旅游比耕田好多了,然后又集资了300多万元建民宿,使大家的收入又翻了一倍。
下迳村只是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英德九龙小镇也通过土地整合,让昔日的贫困山村变身成后花园,吸引当地农民返乡创业,如今英德九龙小镇已经升级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美丽小镇。
文化清远 粵北明珠
要想了解最为原生态的清远民族文化,你得去清远各县市的民族文化节去体验。比如连南的瑶族耍歌堂,英德大湾的舞火麒麟,佛冈高岗的豆腐节、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等等,这些都无不体现清远每个地方的独有民俗特色。
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传统小长鼓舞传承人赵朝雄从6岁开始,便跟着父亲赵文贵学习传统的瑶族小长鼓舞,赵朝雄的父亲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瑶族舞王”。27年过去了,赵朝雄成为新一代“舞王”。
三年前驻村第一书记何雪忠刚刚来坑尾村时,绝望地发现这个村连一亩平地都没有,砍伐、贩卖十五年才能成材的杉木是村民唯一的营生,而如此漫长的投资回报是他们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何雪忠下定决心要发展全新的林下经济,最后选择了冬菇这个农产品。
为了鼓励陈英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何雪忠买来菇种,从清远市请来种植技术员,亲自从山上砍下两根木头,扛到陈英发家门口,“上门教学”。几天后,在村口,何雪忠当着村民们的面,为顺利“出师”的陈英发颁发“结业证书”。接下来的两年,坑尾村10户村民陆续加入到冬菇种植的队伍中。
入珠融湾 开启未来
绿水青山是清远必须守住的粵北生态屏障,也是清远的宝贵财富。
作为首家进驻广清产业园的广州企业,富强汽配在新项目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改造,不仅实现了生产空间的扩大,还实现了装备和产品的升级。2018年产值达到3.2亿元。技术革新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年4月,富强汽配二期项目———新能源工厂制作部正式投产,该项目主要是生产新能源车的各种内饰配件。
广州富强实业集团总经理王南海表示,园区解决劳动力成本这块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下一步会把广州的研发和清远基地充分结合起来,利用广州的人才优势和清远的劳动力优势及相关政策的优势,这样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直播切回演播室。演播室摆放的是几种不同颜色的材料,一个是钴盐材料产品、一个是镍盐材料产品,还有一个是电池材料前驱产品。这些材料大到电动汽车,小到电脑主板电池,手机电池都有应用。
“佳纳能源”公司生产的钴盐是用来制配动力电池中的正极材料,简单来说就是把矿变成产品。尽管生产过程听起来有点粗放式,但是整个过程是清洁环保的。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水,可以用来养鱼。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晨表示,公司排名前五的水平靠的是研发投入,如果没有是达不到目前的程度的。从近几年来看,他们的研发投入都是逐年翻番地在增加,去年已经达到6000万元的一个研发投入。专利上全部是自有技术,现在申请专利已经超过一百多项了。
2019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建设。而清远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在部署2019年主要任务时也强调:必须坚持将广清一体化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以“入珠融湾”的豪情志气谋划清远未来发展。
演播室全屏幕出现一种特别的蔬菜,外形呈漏斗状的这种蔬菜产自清远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看起来不起眼,但每斤最高能卖到80元一斤。这个蔬菜名叫山苏,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清远当地大规模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地的高端酒店。从山苏“叶子变票子”的启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清远“入珠融湾”的一个巨大商机:那就是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入珠融湾”,不仅仅是产业的互补和融合。在当下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于清远来说,“入珠融湾”更多地意味着,融入大湾区一线城市更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更优化的营商环境,更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的政策,以及更开放包容的发展视野。我们也相信在这样“入珠融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多新时代的“清远经验”。
潮起潮落,花谢花开。巍峨的广东第一峰,绵长的北江母亲河,见证着清远的发展变化。31岁的清远市,早已告别贫穷落后。这里,紧挨着广州大都市;这里,紧靠着粤港澳大湾区;这里,创造过连续多年经济发展速度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如今,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到来,清远人民正提振信心,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全面检验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下一篇:重返岗位!援鄂医疗队慰问座谈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