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正式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历经14年后,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抗战期间,中华民族涌现出了大量民族英雄,他们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不惜为国捐躯,可歌可泣!
其中,有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 将领 。他在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枣宜会战等各大战役中均大败敌军、大获全胜。之后却因一句话而背负汉奸的骂名,备受责罚。直到战死沙场,才得以洗清罪名。他就是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 。
张自忠被骂 汉奸 ,始于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之后,当时张自忠所部第38师奉命“忍辱负重”,不主动打第一枪,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做长期周旋。可问题是,带兵打仗的将领,大多都是脾气暴躁的一根筋,嫉恶如仇。比如 冯治安 师长,看见日本人就想骂娘,总想着去找日本人的麻烦,从不考虑后果,只为发泄心中淤愤。还有 宋哲元 ,看见日本人就烦,不愿多说一句话。在全军高级将领中,只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谈吐文雅,彬彬有礼。
他平时话不多,但爱兵如子,公正仗义,不仅全军官兵敬仰他,日本人也很喜欢他。于是,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被先后任命为 察哈尔省 主席和天津市长,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不能得罪日本人,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这种内心痛苦,可想而知。当时发生的一切,在外人看来,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大家都看到其他人对日本人横眉竖眼,只有张自忠和日本人走的近,甚至还经常应邀参加饭局。久而久之,张自忠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叛徒、汉奸。当时的报纸上,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文人,凡喜欢发表言论的,几乎都骂过张自忠。
在一片谩骂声中,张自忠始终沉默着,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终于,在1940年5月等到了。日军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张自忠亲率1500余人东渡襄河,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随后,日军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数倍于己的敌人冲杀10多次,杀伤大量日军。次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部队实行夹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战况空前激烈。
战斗中,张自忠腰部中弹,右肩右腿被炮弹炸伤,但仍卧地坚持指挥战斗。在部队伤亡殆尽后,张自忠又身中3弹,伤势严重。面对扑上来的日军,他猛然站起,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与敌搏斗,此役,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全部英勇就义,无一幸存。 当日军得知这位英勇的将军就是张自忠的时候,带队的日军军官大为震惊,立即命令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将张自忠遗体用棺木盛殓,竖起“支那大将军张自忠”灵牌。蒋介石得知张自忠战死后,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遗体。随后,经过一番苦战,张自忠的遗体被国军夺回,并运往陪都重庆安葬。
灵柩路经宜昌时,超过十万军民恭送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逃散。灵柩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后,蒋介石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在船上抚棺痛哭,在场者无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