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封神演义》里,纣王对付下属四大诸侯王的态度颇令人玩味。他借北海军议之名,除掉了东、南伯候,并软禁了颇有民望的西伯候姬昌。纣王此举看似受了妲己以及奸佞之臣的蛊惑,做了一件糊涂事。其实不然。纣王醉翁之意很明确,即是制造矛盾,借机收编尾大不掉的从属势力。
有意思的是,西伯候尚未起身朝歌之时,似乎早已算到自己命运。
且看原著描述,“姬昌坐端明殿,对上大夫散宜生曰,孤此去,内事托放大夫,外事托于南宫、辛甲。随令人宣伯邑考至,吩咐曰,昨日天使宣诏,我起一易课,此去多凶少吉,纵不致损身,该有七年之难。你在西岐,须是守法,不可改变国政,一循旧章,弟兄和睦,若臣相安。毋得任意见之私,便一身之好。凡有作为,惟老成是谋。西岐之民,无妻者,给与金银而娶;贫而愆期未嫁者,给与金银而嫁;孤寒无依者,当月给口粮,毋使欠缺。待孤七载之后,灾满自然荣归,你切不可差人来接我,此是嘱咐至言,不可有忘”。
咋一看,姬昌是一位恪守君臣有序的诸侯王,温和地执行着“君有命不敢不受”的古老信条。不过细细琢磨,却并非如此。
不妨解构姬昌临行所言,大致包含以下几点信息。
第一,姬昌不仅知道此番会盟凶多吉少,而且推算将有“七年之难”。
姬昌何以知晓将来之事?按小说表面陈述,他有一套推演先天妙数的方法,即“易经之术”,能晓阴阳,知天数人运。但必须说明的是,在《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两部神话小说里,尽管位于生态链顶端的诸位神仙,屡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有预言之功,但归根结底,无非只是对于三界里所积累的大数据进行触发式推算,而得到导向性的趋势分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言。要不然,通天教主也不会签下最后导致截教全军覆没的封神榜协议,而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也不可能在看似大功告成之际,被人塞着生吞了两颗断魂丹。
在这样前提下,姬昌不可能预知“七年之难”。解释只有一种,即是姬昌在暗示其长子伯邑考,以七年为期,其间能够脱厄最好,如若不然,切不要因私废公,以帝国气运为重,不要身临险境,最后父子皆成人质,并将西周推向两难的境地。
第二,姬昌虽用预言的幌子,给诸臣下了定心丸,但实则诸事难料,为防不测,其实他做了两手准备,离国之际,特别交待伯邑考要“一循旧章”,并定下辅助之臣,强调西周国事一切运行按既定方针,不得改弦更张,同时,着重声明“弟兄和睦”,立伯邑考为西周预备之君,暂统西周之事,预防祸起萧墙,为商汤帝国的暴力收编留下可趁之机。
第三,姬昌通过对于商汤的情报收集,知道纣王在得到宠妃苏妲己之后,干了诸多荒唐事,早已同民心背向而驰。而西周的国策,必须要反着来,尤其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必须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精准帮扶。显然,姬昌清晰地认识到,民心是帝国兴衰的内核。他要积累民望,收买民心。
而姬昌的真实用意,远不止这些。“无妻者,给与金银而娶;贫而愆期未嫁者,给与金银而嫁”,看似民生关怀,实则鼓励生育。看得出来,姬昌在倡导休养生息的同时,也在积累人口,这位颇有远见的诸侯王清楚地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决定一个国家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便是人口基数。也就是说,姬昌在进行规划长远的备战。
那么,问题来了。姬昌明知此行凶险万分,又有将商汤立为假想敌之意,为何在生死关头,却偏向虎山行呢?道理很简单,西周此时羽翼未丰,尚没有同商汤帝国彻底决裂的实力。刀在项上,他不得不行。
但厉害的人,能够在危机里寻找良机,最后转化成胜机。
姬昌无疑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此番西行,也并非一无所获。其一,可以起到麻痹纣王的作用,也为西周最终崛起争取了发展时间。其二,可以深入商汤腹地,实地考察朝歌官政民风,做到知己知彼。其三,借机渗透商汤帝国内部,在百姓生活圈里,很好地树立一个同纣王截然不同的示范型君主形象。
而事态的发展,也正如姬昌所预估。
纣王虽然有诛杀四大诸侯王之意,但碍于各宗阻力,仅杀其二。姬昌虽然遭到软禁的待遇,囚禁于羑里,但他逆来顺受,口无怨言,给纣王留下了谦躬顺良的良好印象。这也为他后来能够顺利归返故里,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长达商汤七年的蜗居时光,给了姬昌充分了解假想敌的机会,也正因如此,姬昌“刑满释放”之后,马上对症下药,颁布各项针对性的法令,并广发求贤令,也为后续的交战做足准备。同时,姬昌的温良现身,给商汤百姓留下了良好印象,极大地拓展了个人影响力,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诚如原著描述,“羑里军民父老牵羊担酒,擒道跪迎。父老言曰,里今得圣人一顾,万物生光。欢声杂地鼓乐惊天”。
由此可见,在小说《封神演义》商汤、西周两大阵营的高手较量中,颇有智慧且行事激进的纣王虽然占得先机,不过,处事更为老辣的姬昌,却是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