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衔时,军委让他自己定军衔,他写下中将,军委却不满意
我们都知道,在1955年,我国举行了首次授衔仪式,这一次授衔仪式是要表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将领们,按照个人功绩的不同,所授予的军衔也是不一样的。那时主要负责军衔评定的人是一开国上将,那时他给自己评定的是少将的军衔,但是评委组并不满意。因此授衔仪式,大家都是很谦逊的。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位将军战绩累累,军委让他自己写一个军衔,他写的是中将,但是军委不高兴,不满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陈奇涵将军,陈奇涵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但是他的父母却仍旧供应他学习,即便是用光了全部钱财,正是因为这样,他有了革命思想,立志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因此从中学毕业之后便参军入伍,由于当时军阀混乱不堪,因此便跟随孙中山。
后来在黄埔军校当老师的他接触了共产党的思想,这与他志同道合,于是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凭借其军事才能以及优秀的指挥能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谓是战绩累累。那时在授衔评定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陈奇涵军功累累,评定人员也决定不了到底应该授予什么样的军衔,于是便让陈奇涵自己来写。
随后陈奇涵写下了中将的军衔交了上去,但是军委看到之后很是不高兴,于是找到陈奇涵,让他把中将改为上将。但是陈奇涵将军说到,比我厉害的还有很多人,这样的军衔应该授予他们,能被授予中将就不错了,由此可见其谦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