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英德新式英石盆景技艺惊艳“国际非遗节”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7-06-23 22:19:37   作者:gdqy

英石盆景技艺惊艳“国际非遗节”

英西中学两美术老师捧回“最佳新人奖”

新式英石盆景制作引起观众的注意。

6月10日至18日,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节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活动,英德市英石爱好者邓建党、谭贵飞、彭伙强代表广东省非遗中心参加盆景制作技艺竞技,其中邓建党的传统英石盆景制作荣获“新生代传承之星”;而谭贵飞、彭伙强则将美术山水画融入英石盆景制作当中,作品荣获“最佳新人奖”。

近日,记者采访到谭贵飞和彭伙强,他认为“英石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它更像是一种需要传承下去的精神,展示英德美的精神”。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朱伟坚

创新思路

山水画元素融入英石盆景制作

“其实,我们两个在英德英石界只能算是新人,能够有机会参加这么高规格的活动,感到很荣幸。”6月19日下午,谭贵飞与彭伙强从成都回到英德,稍作休息后,便接受了本报的采访。

谭贵飞与彭伙强是英西中学的美术老师,两人从小就对英石有着莫名喜爱,读书时经常跑到山上去捡石头回家收藏,大学毕业后就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英石盆景。

“之前其实都是属于个人爱好,真正系统地去认识英石是在2014年,我们向学校申请了一个关于英石盆景制作的课题,此后才算开始了认真研究。”谭贵飞说,做盆景是个考验脑力的活,从学到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就以挑选石头为例,起码要知道哪种石头漂亮,哪种能够做假山盆景。而他们两人虽然真正“认识”英石的时间不长,但由于都是美术老师,对景物的构图、层次和颜色等元素的理解比较深刻,盆景制作很快上手。而在这次国际级别的活动中,两人更是将自身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出发去成都之前,我们考虑到队伍中已有一位传统英石盆景制作的大师,若是还按原本的方法来制作,难以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彭伙强表示,他与谭老师将美术的山水画元素融入英石盆景制作当中,以一块圆形的大理石作为底盘,前景“山峰”部分由真正的英石粘贴而成,中、后景的山峰则以有凹凸感的薄塑胶粘贴制作,最后在各个山峰上染色,便可制成一个既是山水画又是英石盆景的艺术品。“该幅作品是半立体形式的壁画类盆景,这样处理能够让整个作品有多个层次感,可根据个人爱好来做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彭伙强补充道。

谭贵飞告诉记者,在比赛当天,不少观众对他们这种新型英石盆景感到好奇,有的甚至上前来询问是否售卖。“现在英石大多用于园林摆设和几案观赏等,将英石制成壁画类盆景,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他表示,这种制作工艺相比传统的盆景制作重量较轻,不仅能够吸引奇石爱好者,美术爱好者同样会感兴趣,能更好地在全国推广英石。

谭贵飞的现场作品《轻舟已过万重山》。

传承技艺

开设第二课堂领年轻人“进门”

早在四五年前,学校有学生知道彭伙强与谭贵飞是英石盆景制作爱好者,便提出向他们学习。后来,消息在学生之间传开了,越来越多学生对此产生兴趣。让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大多知道英石,但却不知道英石可以制作成盆景,这让彭伙强与谭贵飞感觉英石盆景工艺已出现断层现象。

“我们接触到的英石工艺爱好者大多有一定的年龄,年轻人少之又少。”谭贵飞说,为了让英石吸引年轻一代人,两人决定向学校申请开设第二课堂,并在2014年开设名为《英石艺术作为美术乡土教材的研究》的课题。

课堂开设后,报名人数出乎意料之多。考虑到盆景制作的成本,彭伙强与谭贵飞不得不从众多学生中筛选出40人。两人每周上一节课,向学生讲授英石发展史、审美和相关的制作方法。

“其实英石盆景制作也能够吸引年轻人,只是他们之前没有一个接触的平台,缺少人引领他们走入行业的大门。”彭伙强感叹道,“除了领进行业之外,有时候一个鼓励或者一声赞扬,都能让学生信心倍增,甚至始终保持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即使现实点来说,这也算学到一门手艺,或许毕业后可凭此找到一份工作”。

目前,彭伙强与谭贵飞正准备出版一本关于英石盆景制作的教材,教材将详细介绍英石的历史、传统英石盆景制作和创新英石盆景制作方法等内容。

■小课堂

英石是我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是英德的能工巧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生动的造型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文化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手工艺术。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赵希鸽《洞天清录集》、明朝计成《园冶》、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等书均有论述。英石假山盆景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石的褶皱明快有力,脉纹变化多端,易于构成峰峦沟壑等山形地貌,蕴涵着艺术意境构思的许多素材。因此,当地人利用英石材料创造出多种类型的传统工艺英石盆景,在方寸之间展现万水千山,涌动千般意境。英石假山盆景的制作工艺以自然奇石为依托,融入工匠的智慧,使英石“瘦、皱、漏、透”的外形,折射出中国佛教和道教的“空”与“灵”。上世纪90年代,民间手工艺者创造性地运用超声波技术融入传统英石盆景中,生产出雾化英石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