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 记者李廷睿 通讯员罗利文 吴小健 烈日炙烤的下午两点半,“90”后朱志恒站在清新区笔架路和明霞路交汇口一个安全岛上,开始半天执勤。他穿在身上的反光罩衫,写着“交通劝导”四个字。看到一名女子骑自行车准备过斑马线,朱志恒吹响哨子,挥舞手里的三角小红旗走近女子,请她下座推车通过。
6月1日起,朱志恒和同在清新区太和镇黄坑村的百余名村民被清新区公安分局聘为“交通劝导员”。“刚开始的时候,一天差不多会发现六七十单不文明行为。”朱志恒说,上岗一周后,他发现经过规劝,每天发现不文明行为减少了一半。
“这些劝导员一些是在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一些是在村里比较活跃的,熟悉周边环境,在街上走动的不少人他们都认识。通过他们来劝阻不文明行为,效果会更好。”清新区公安分局政委张健聪介绍,以“熟人管熟人”的举措推出一周,城区交通违规现象显著减少,警力不足的窘境也得到有效缓解,其结果让警方感到“意外地好”。
不少违规者与劝导员相识,改正后还表态“不会再犯”
朱志恒所在的八片村小组有6位村民受聘成为“交通劝导员”。每天他们要上街执勤6小时,除了劝导行人、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看到有人随手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他们也会上前劝阻。聘用方清新区公安分局根据他们的执勤天数发放工资,村里也主动拿出一部分经费补贴劝导员,作为他们参与“创文”的鼓励。
“违规的主要集中在横穿马路、骑自行车过斑马线、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这几个方面。”朱志恒说,规劝后对方都会改正,极少再犯,其中有不少是自己认识的人,接受他的劝阻后,有一些人会不好意思地笑笑,一边表态不会再犯一边称赞他做得对。每天完成路面劝导后,劝导员们会由民警或辅警带队到他们居住地附近的社区或内街小巷巡逻1个小时,劝阻乱停车、乱摆卖等行为。有几次朱志恒开店铺的朋友把货物摆在门口路面上,朱志恒发现后进行劝说,大部分立即改正,个别则以“现在忙不过来,等会儿搬回去”推托。碰到这种情况,朱志恒便自己动手帮朋友把货物搬回店铺,朋友见状也会赶紧自己动手搬货,连连表态“以后不会摆出来了”。
劝导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像朱志恒一样,没有与警方深度接触的经历。几天共事,从不了解到感同身受,劝导员们觉得做好这份差事挺不容易。
“其实他们更辛苦,每天的工作时间比我们长很多,太阳晒、大雨淋都要继续坚持指挥交通。”住在培英路的英德人廖亚伙在一周前也加入了劝导员队伍,几天执勤让他对文明出行有了新认识,他开始把执勤的经历分享给亲友,劝说身边人一起遵守交规、尊重指挥交通的工作人员。
交警:工作量增了一半,但长远看是减少
朱志恒负责劝导交通违规者的道路,是交警郑奕剑的“责任田”范围。他负责的大路有6条,内街小巷则有数十条。从今年4月起,他明显感觉到工作量增大了,“至少有一半。”
值班处理交通事故、指挥车辆路人通行、劝导交通违规行为,构成郑奕剑工作的“三大板块”。天气炎热,郑奕剑和其他警员们在路口岗亭下站岗指挥轮换频繁。“一般热的话20分钟换岗,太热的话就15分钟换岗。”郑奕剑笑说,其实哪怕10分钟换一次岗,警员们走下岗亭都会汗流浃背。
清新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统计,除了100名交通劝导员,近期清新交警每天出动警力约250人参与“创文”攻坚,目标指向“零违章”。
“工作量现在是增加,但从长远看的话其实是减少。”郑奕剑说,“创文”开展两年多,明显感觉到市民的文明意识增强,交通事故量和事故程度大幅度降低。以前他每天处理的交通事故有二三十宗,现在多时每天有十二三宗,少时只有几宗。“而且这些事故多数是车主或行人疏忽造成。”郑奕剑说,其中因为违规发生事故的很少。
与一线交警一样,后方机关文职警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为弥补“创文”攻坚期街面警力不足,清新区公安分局动员管理层和机关人员上街站岗执勤。端午节假期,政工室警员刘雅匀便和同事一起走上街头,指挥交通劝导违规者。
“当时我们在百步梯下面的T字路口,天挺热,一站几个小时。”刘雅匀说,那是她第一次体验一线交警工作,深度体会到他们的辛苦。“不去的话感受不到,他们比我们辛苦多了。”刘雅匀说,那次站岗后,自己对一线同事的崇敬感多了好几分。
>>上一篇:清远22岁女子失踪2年后回家 父亲认不出
>>下一篇:清城、清新交警出狠招 一周处理4000违停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