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中山的哥回连州老家 把村里的黄泥路变成水泥路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7-05-27 11:03:02   作者:gdqy

李新强把村里的黄泥路变成水泥路。

  停掉中山的工作,回到村里。李新强没有后悔。

  2015年底,中山的哥李新强回到村里,当选为连州市龙坪镇李屋村村长。他先后四次找镇干部,申请到美丽乡村项目。带领村民,筹资30万,把李屋村的黄泥路变成水泥路。

  雨后,黄泥路成泥巴路

  2014年,龙坪镇李屋村。雨后,黄泥路成泥巴路。

  “松柏村委会共有十七个村小组,李屋村最差。”龙坪镇时任镇长刘永忠站在李屋村,直言不讳。

  他身后的李屋,泥巴路。而此时其他16个村小组已经通了水泥路。

  “李屋村最怕下雨。”松柏村委会主任李水良说,雨后的李屋,人走进去,两脚都是泥巴,摩托车开进去,泥水四溅,小车开不进。

  路不通,财更不通。车开不进,李屋村无人问津,穷。

  “十里八村都知道李屋村不好。”李水良说,穷的后果,外村姑娘不愿嫁进来,村里“光棍”多。

  李屋村的隔壁是曹屋村、九耀水村,这两个村村容整洁,村貌美观,搞农村综合改革,集体经济势头良好。

  “人心散,不团结,缺带头人。”刘永忠认为,这是李屋村“最差”的原因。

  “缺一个带头人,让谁带头呢?”李水良低头,抽烟,沉吟。

  二十多个电话,中山的哥决定回村干两年

  李水良想到了李新强。

  1989年,李新强高中毕业,走出山村,到珠三角打工,几经波折,在中山稳定下来。他在中山有了孩子老婆,买了房子。当时,李新强在中山开出租车,月入七八千块,一年10万。

  “从一无所有到稳定在珠三角,在村里人看来,李新强属于‘成功人士’。”李水良说,他能让自己逆袭,也能让李屋村逆袭。

  “村民都知道他的为人。”村民李水球说,李新强为人好,在村里不欺负任何人,跟很多人的关系都很好。李水球说,村民相信,他能把村里的人团结起来。

  “你不带头,就没人带头了。”李水良打电话给李新强:搞不好村里的建设,难道李屋村要永远被人看不起吗?

  2014年到2015年,李水良给李新强打了二十多次电话。

  2014年到2015年,李新强也考虑了一年多。

  李新强坐在自家台阶上,抽烟。想想每次回家祭祖,黄泥路,一脚泥巴。想想故乡的老房子,李屋村,自己的村。

  “村民相信我,我就接受吧。”李新强一手叉腰,一手在空中挥舞:回去之后,一定要把这个村搞好,不管付出了什么,哪怕暂时别离老婆孩子。

  “给我两年时间。”李新强对老婆说完,立马回到村里。

  2015年12月,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李屋村选举村长。李新强是唯一候选人。“中山的工作全部扔下了,可以全心全意在村里做事了。”他当选后,对自己说。

  四次找镇干部,申请到项目

  要做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到镇里申请项目。

  终于在第四次,李新强的申请才成功。

  2013年3月,龙坪镇很多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李新强从中山回来,找到时任镇长刘永忠:“我们村也想搞美丽乡村建设。”得到的回复是:“你们村不行的。”李新强不出声了。

  “人心散,不团结。”刘永忠认为。

  李屋村,相邻两家同时建房子,你不让我一寸,我不让你一寸,闹得很不开心。

  十年前,安装自来水饮水工程。村民李环利不参与,不支持,宁愿自己到水井打水吃。

  2014年清明期间,李新强回乡祭祖,路上遇到刘永忠,再提此事。“你们村不行的。”刘永忠再次回复。当时,路人太多,李新强不好意思再往下说。

  2015年秋天,李新强就没有直接去找,他打电话给刘永忠。“不要在电话上说,你回到村里再说吧。”刘永忠说。

  年底,李新强从中山赶回来,做了村长。他给刘永忠打电话,回复“正在开会”,再打电话,回复“正在开会”。一直到了晚上9点,李新强再打电话,回复“正在开会”。“今天无论如何,我都一定要见你的哦。”李新强说。

  经不住软磨硬泡,刘永忠答应见他。晚上10点,李新强见到了刘永忠,此时,刘永忠已经是龙坪镇党委书记。

  “我们村真的想搞美丽乡村建设。”李新强再次展开话题。

  “你村集资30万,再跟我说话。”刘永忠的手指在空中一点。

  “好。”李新强当场答应。

  调解村民矛盾,把村民团结起来

  30万,一口应下来。李新强有决心,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必须让村民团结起来。”李新强说,要做成事得靠人。

  十年前,部分村民出工出力出资,搞自来水工程。李方铁(化名)兄弟几人不参与,不配合。后来,李方铁兄弟希望安装自来水,其他村民不同意。

  李新强从中调和,作为惩罚,让李方铁一家以三倍罚款安装自来水,仍有村民不同意。“当前,我们要的是团结,继续内斗下去,对谁有好处?”李新强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李新强把村民集中起来,召开村民大会。

  “别的村水泥路,我们村烂路。这样好吗?”李新强发言。

  “我们也想搞好啊。”李水良带领村民表态:下定决心,不能比隔壁村差。

  村民响应号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按照自愿的原则,捐钱。最少的200元,最多的3000元。李新强自己捐了1500元,再加上村集体原有资金,一周时间,30万筹到了。

  “去搞吧。”刘永忠点头,镇里同意了李屋村的项目。

  “李新强竟然有办法,想不到”

  “有了钱,事就好办了。”李新强带领村民大干起来:修水泥路,安装路灯,拆除危房,搞雨污分流工程。

  半年之后,李屋村面貌焕然一新:平坦的水泥路,干净的地面,明亮的路灯。

  “李新强竟然有办法,想不到。”刘永忠站在李屋村,点头。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王喜闯 通讯员温嘉悦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王喜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