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门口岗村有着广式风格的祠堂。
戴上VR眼睛,骑在自行车上,迎面而来的是乡间小道,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旧时民居……
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虚拟骑行之“清远迹忆”展示项目即将展示的是清新区太平镇的门口岗村。除了乡村风貌,村内具有价值的包括有“芳顺陈公祠”以及麻石巷周边的清代建筑群,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祠堂和清代建筑群不仅是现在村里的文化中心,还是维系开枝散叶的陈氏一族血脉传承的重要象征。
此次文博会中,虚拟骑行之“清远迹忆”展示项目,将通过VR技术,将清远乡村带到深圳,让都市人可以身临其境体验被称之为“生长着的、有生命力的”清远乡村。
5月5日,门口岗村有着广式风格的祠堂,村民在祠堂前玩耍。
定居300余年生活富足安乐
立夏之后,清远气温逐渐升高。但在清新太平镇门口岗村,几株大榕树下,和风徐徐。近几年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里建有文化驿站、微型休闲小公园、文化长廊、村史展览室,吸引村民聚焦在这里,健身、打牌、遛狗、逗娃……悠闲而安乐。
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作为“清远迹忆”试点的就是清新区太平镇的门口岗村,在清新区太平镇西南面大约三公里的地方。
对于门口岗的村民而言,村口的祠堂是最值得展示的地方。祠堂不仅是现在村里的文化中心,还是维系开枝散叶的陈氏一族血脉传承的重要象征。
祠堂名为“芳顺陈公祠”,始建于清朝初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祠堂坐东北向西南,三进二井,大门上镶嵌着“芳顺陈公祠”匾额,落款为“光绪已丑秋月,南海陈葆端书”。
从清朝初年迁移至此,陈氏一族已经在门口岗村生活了300多年。陈国芳和陈国顺两兄弟来清远之前,已经学得一手打铁技艺,来到太平乡后又干起打铁行当。当时正是清朝初年,经久战乱之后的清远人口稀少,知县广纳各地移民前来垦荒,移民们需要大量的铁制农具。抓住这一时机,设在太平墟的“芳顺打铁铺”生意越来越好,加上两人打铁,不掺假,不粗锻,“芳顺打铁铺”生产的铁器经久耐用。连在清远县境内驻军的清兵,平时所需的箭头、长枪、大刀、短剑等也开始委托“芳顺打铁铺”制造。
经过数年努力,兄弟俩赚取了移居清远后的“第一桶金”。二人开始在清西平原大量购置田产,扩大生产规模,整个家族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两人相继去世后,子孙们为纪念先人,也为了陈氏家族在此地开枝散叶,决定建造一间祠堂,并在两位先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将之命名为“芳顺陈公祠”。
至清末至民国时期,门口岗地处清远至广宁甚至广西的必经之路,背靠秦皇山麓,面向清西平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门口岗的陈氏家族曾控制了清西平原大部分的甘蔗种植和水稻种植,各路商家想购买砂糖和大米,都是首先来门口岗打通关节,才能进行交易。
令人惊讶的是,芳顺陈公祠两侧的衬祠在民国时期分别做过“伯起初级小学”和“本族自治事务所”。本族自治事务所由国民党设立,伯起初级小学却曾是中共清远县委机关地下交通站和县委机关临时联络点,肇庆籍的中共地下党员陈芳、黄柱仁两人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假扮夫妻,在此从事地下工作,留下一段革命传奇。
5月5日,门口岗村祠堂的农耕文化陈列品展馆。
在文化驿站里 见证历史变迁
如今的门口岗村仍旧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村内共有农户181户,总人口900多人,现有耕地面积975亩,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左右。村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包括有“芳顺陈公祠”以及麻石巷周边的清代建筑群,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
去年1月,省委宣传部组织全省社科专家研修班学员近50人,到清新区太平镇门口岗村开展社会考察活动,点赞该村文化驿站建设“接地气”,值得推广。
走进祠堂内的“乡村记忆馆”,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古老村民日居用品,包括古时的官轿、唱片机、米磨等,这些物品见证着该村的历史变迁。陈锦秋认为,在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祠堂里设置村史展览室、“乡村记忆馆”,更能突出本村的历史文化底蕴。
“有了‘乡村记忆馆’后,我们的祠堂非常热闹,经常会有人来参观。”村长陈锦秋自豪地说,村里还接待过来自梅州市和韶关市的参观团队。
文化驿站的建设要从2015年初说起。门口岗村被纳入市文化驿站建设试点后,清新区成立了文化驿站建设小组。根据设计思路,门口岗的祠堂“芳顺陈公祠”是村民日常文化娱乐、村民会议的主要场所,也是传统农历节日对祖先祭祀的场所,成为了村落“文化中心”,“文化驿站”将发挥“文化中心”的功能,扩展外延,聚合更多文化元素,包括设置农耕陈列室、制作村史展览图片墙、多功能文化活动厅等。
建设小组除了整理村落历史、建筑、文娱活动情况、村落民间传说、村落伦理传统等内容,形成“氏族历史”、“乡贤榜”、“故事传说”、“伦理情谊”等类别,动员村民把珍藏在家中的老族谱、传统农耕实物等数十件老物件拿出来陈列展示。
村里陆续建成了“三室一厅一廊”:综合文化室、志愿者服务工作室、村史展览室、乡村文化活动厅和文化走廊,其中综合文化室具备图书阅读、培训一体化功能;文化长廊内容包括村史、姓氏来源、村规家训等。另外,村里还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以及大喇叭。
文化驿站建设完成后,如何让村民在自家门口享受到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原来,除了让村民在富余时间跳跳广场舞,听听“大榕树下的小讲堂”等体验外,村里还策划了醒狮贺中秋、迎新春“跨年”晚会等一系列节日活动,让村民体验到丰富的娱乐生活。
门口岗村组建了一支表演曲艺队,每到重大节日之时都会在村里唱京戏。如今,这支队伍已经老年化,村里计划培养一支成员在10至20人规模的年轻化的音乐团。计划也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为他们补齐了电子琴、古筝、二胡等乐器。
另外,为刺激文化消费,增加本村村民年收入,门口岗村与旅游公司深度合作,由旅游公司负责带团前来村里旅游,村子则提供农业体验以及农副产品供购买。为此,村里还规划了大片土地种植香瓜和丝瓜等农产品。
2016年,清新区也以门口岗村为典型示范,向各镇推广,由各镇选取一条成熟的自然村进行“文化驿站”建设。
5月5日,门口岗村充满历史韵味的古民居和麻石巷。
村民理事会带领村民增收 村貌“变脸”
>>上一篇:清远两处原始森林跻身广东省首批四星级森林公园
>>下一篇:“图说连州故事”摄影大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