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阳山岭背镇的釉子花开芳香四溢。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沿阳山县城以北,进入260省道,当你发现地势逐渐走低、两岸山水相融时,岭背镇就已经离你不远了。已经隐隐闻到柚花的清香?别急,先绕道镇上的小吃店,打包一份热腾腾的鱼糍,再捎上村民自酿的麦羹吧。
吃喝:鱼糍、麦羹等你来尝
鱼糍,是岭背镇的特色小吃。“将粘米、黄豆加水磨成浆,然后包裹现捞现杀的白鲢鱼片,过油炸,待外皮酥黄便可起锅。”村妇李燊玲从96年开始制作鱼糍,熟知每味食材的特性。她制作的鱼糍,碗口大小、外焦内嫩,既拥有酥脆的口感,又保留了鱼肉的鲜美。“男女老少都爱吃,带来家乡的味道”,李燊玲介绍,鱼糍从1996年的5毛钱一个涨至2017年的1元钱一个,价格不怎么变,乡情也不会变。
麦羹,虽然有一个麦字,却是由玉米制成,从口感上来看,很像北方人口中的“玉米糊糊”。据村里的老人们介绍,麦羹是阳山地区较为常见的家庭饮品。从地区环境来看,阳山多山且水源分布不均,种玉米比种水稻容易。在经济欠发达的年代,村民在外出劳作时,均会提前准备一份麦羹,带到田间地头,渴了累了来一口麦羹,既能解渴,也能抵饿。“或许是怀念这种朴实的味道,这道饮品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4月3日,阳山岭背镇130多年的釉子树。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4月3日,阳山岭背镇的釉子花开芳香四溢。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玩乐:先赏柚花美再看古道槽
岭背镇政府打造一条“岭背柚花旅游节”旅游路线:
260省道和323国道在岭背镇交汇,打包好上述美食,你可以沿着323国道往秤架方向行驶,途径蒲芦洲村,进入节日主会场,赏柚子花、认养柚子树、参与人工授粉等活动项目;继续前往约2公里,抵达龙坂村,观赏“古道槽”。阳山地区多山且水源分布不均,且看老一辈的村民是如何解决引水灌溉问题。再往前行驶约3公里,抵达坑口村,右转过桥穿过岭背河,向燕子岩进发。
一路向北,抵达岭背、秤架镇交界处时,观赏新农村民宿,并沿途欣赏岭背河一河两岸风光。
4月3日,阳山岭背镇的岭背河碧蓝清幽。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柚树上的舞者
脚踩延长枝,手扶新发的春梢,一道轻盈的身影在蒲芦洲的老柚树园内若影若现,用一柄细长的竹竿在柚子花间“点”出新的生机。她叫钱宇艾,是一名柚树上的舞者。
“进入4月后,村里柚子树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工作。”钱宇艾翻身从柚子树上跳下,落在肥沃的黄泥地上。眼前这位刚满20岁的姑娘,娴熟地将柚子花插入竹竿的前端,露出黄色的花蕊,伸长竹竿并将其均匀的涂抹在发育健全的花朵上。
树上“点花”不比地上作业,钱宇艾在主枝和延长枝间闪转腾挪,既要避开刺眼的阳光,还要躲避蚊虫的骚扰,她笑着透露:适宜的体重才是起舞的秘诀。据她介绍,村民一天大概可以点30余棵柚树,待成熟时,一棵树可挂果100~200个,“按8元每斤计算,皮薄水足的沙田柚已成为蒲芦洲村重要的收入来源。”
钱宇艾所在的蒲芦洲村位于阳山岭背镇,是岭背河上一个被竹林环抱的小岛。岛上架有小桥,径直通向柚树园,园内育有多棵树龄近百年的珍贵柚树,其中两棵树龄长达150年,依然枝繁叶茂、开花结果。“4、5月闻花香,11、12月闻果香”,柚树上的舞者如是介绍自己的家乡。
4月3日,阳山岭背镇的釉子花开芳香四溢。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柚花节邀你来“点花”
柚子,已成为岭背镇的一张名片。去年,蒲芦洲沙田柚成功注册商标,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衍生出“岭背柚子节”等一系列乡土气息浓厚的旅游产品。本周末,“岭背柚花旅游节”适时推出,就像拥有完整花期的柚子花一样,岭背镇的旅游产品也日趋完善。
钱宇艾与母亲在柚树园“点花”的间隙,村里的男人们也没闲着。村口的小卡车运来石料,男人们各自分工,有条不紊的搭建开幕式启动的主会场。岭背镇副镇长唐志雄介绍,“此次柚花节将主会场设置在水面上,既能体现出岭背水乡的特征,也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
特殊的体验可不止这一种。岭背镇党委书记江国平在现场统筹着准备工作,并透露,为增强活动的互动性,除了赏柚子花、认养柚子树外,还推出体验人工授粉环节。届时,你可以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俯身钻进百年老柚树园,手持“点花棒”,就像钱宇艾一样,亲自参与沙田柚的孕育过程。
清风徐来,遍地清香。沿着323国道往秤架方向,近5000亩柚树构成一幅安恬的山水画,涤净每一位游客内心的躁动。“接下来,岭背还将新开垦1500亩柚树种植地,亩产有望达到4000斤。”唐志雄所描绘的,则是岭背镇村民的致富蓝图。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樊乾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上一篇:清城区原政协副主席黄仲强涉嫌受贿案开庭 被控受贿7次
>>下一篇:质监部门提醒车主 加油时不宜“盲目求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