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要以燕湖新城建设为重点,以扩容提质为抓手,以广清一体化为核心,积极承接广州市的部分城市功能外溢,主动融入珠三角的现代产业分工体系,力争率先融入“广佛肇+清远、云浮”大都市圈。
——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
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区(清城区行政区域和清新区的太和镇、太平镇)和英德市城区、连州市城区共集聚人口170万,佛冈、阳山、连山、连南四个县城共集聚人口超过40万。打造1个中心城市、2个副中心城市、4个县城、若干特色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
——《中共清远市委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
南方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新型城镇化,清远再出发。记者10月30日从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清远市将成立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城城镇化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这还不够,这次会议还下发了《中共清远市委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个初步的蓝图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区(清城区行政区域和清新区的太和镇、太平镇)和英德市城区、连州市城区共集聚人口170万,佛冈、阳山、连山、连南四个县城共集聚人口超过40万。
主动融入珠三角的现代产业分工体系
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清远城镇化发展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城镇化率低,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对人口的集聚功能和吸引力不强,年均增长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公共服务功能还不完备;城镇规划及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对于解决上述突出问题,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提出,必须从清远实际出发,坚持产城融合,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发展格局。
“中心城区要以燕湖新城建设为重点,以扩容提质为抓手,以广清一体化为核心,积极承接广州市的部分城市功能外溢,主动融入珠三角的现代产业分工体系,力争率先融入‘广佛肇+清远、云浮’大都市圈。”葛长伟表示,首先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另外,要提升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支持连州、英德建设成为清远市副中心城市,给予英德市、连州市更大的自主权,加大力度向英德市、连州市放权。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推进县城建设,差异化发展建制镇。
新型城镇化要强化产业支撑
目前,清远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撑明显不足,即存在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也存在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葛长伟对此认为,产业和就业,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一样。人气不足,会产生招工难问题,影响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不足,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就难以吸引人留下来,导致更严重的人气不足问题。
葛长伟举例说,为什么一些大城市生活质量不高,大家还要挤进去?因为企业招工选择余地大,劳动力就业机会多。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下大力气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
发展产业的关键在哪里?要靠发展实体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葛长伟指出,一方面,要着力扩大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群众稳定就业,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要着力创造能吸纳专业技术人和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不能被房地产“牵着鼻子走”
规划是个大问题。
葛长伟说,要解决清远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着力在完善功能、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尤其不能被房地产“牵着鼻子走”。
葛长伟表示,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的考核和离任审计,做到交班交规划、接班接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对于县城、建制镇的规划问题,葛长伟认为,重点是解决好县城规划标准低、建制镇基本没规划的问题。县、镇两级要根据在全市新型城镇体系中的定位和自身发展基础,认真编制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尤其是针对建制镇,要认真落实规划的主体责任,想方设法解决好编制经费问题。
“通过市、县、镇三级共同努力,力争2015年底前完成所有建制镇规划编制。”葛长伟对此列出了明确的时间。
新型城镇化,需要“干货”支撑
纵深
会上,市委书记葛长伟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地、钱从哪里来,进行了分析。
人从何来?户籍制度改革
要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限制,全面放开直系亲属随迁限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固定住所人员的落户限制。
在县城和建制镇,只要有合法稳定职业或固定场所的,都可以落户。在中心城区,对于本市户籍居民,只要有固定场所的,就可以入户;对外市流入人口,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固定住所,就可以入户。
地从何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必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保障机制。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用地准入条件,对南部和中部地区要进一步细化项目的用地标准,特别是要提高工业项目的入园门槛。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挖掘用地潜力。
钱从何来?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粗放的城镇扩张模式,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下一步,要做好发行地方债的政策研究等工作;研究制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细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和项目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与政府合作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上一篇:铁骨正气传家风 高尚情操励后人---专访退役将军梁计秋
>>下一篇:清远交警首次对广乐高速大型车辆专项整治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