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洪天云在2014年7月25日举行的开班仪式上,也称清远为全国扶贫开发实践创新探路,扶贫经验值得学习。他希望来自18个省份的200多名学员,在为期一周的授课时间内能够有所启发,进而推动全国扶贫工作的开展。 2014年7月25日上午,全国县级扶贫办主任和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帮扶机制创新研讨班开班仪式在清新区花园酒店举行,200多名学员汇聚一堂,在等候第一堂课的到来,学习交流各地的扶贫工作经验。 这些学员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省、市、县三级的扶贫部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将深入到我市扶贫工作点进行现场教学,并参与9节专题讲座的授课。9节讲座的授课人中,有4位是来自我市相关单位。 “全国的扶贫‘双到’工作的思路发源于重庆,实践于广东,推广于北京。”洪天云称,其中广东的扶贫经验又以清远较为突出,因此组织学员们到我市学习,对清远扶贫经验寄予厚望。 洪云飞认为,目前全国在温饱生存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扶贫工作已进入新时期,需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发展文明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他认为清远在此方面正作为一名“探路者”的角色。把清远的扶贫经验在各个地方推广后,将对全国扶贫工作有很大推动。“这次开班后,我们将按照广东、按照清远的做法把整个扶贫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清远经验:实施五个品牌工程,坚持“输血”和“造血”结合 在会上,市委副书记梁志强对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学员们介绍我市扶贫经验。梁志强称,目前我市经济发展虽已迈入快速化阶段,但总体上仍属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 清远是广东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广东扶贫“双到”策源地。梁志强认为,我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清远特色的党建引领、社会参与、省村推进、自主互助、机制保障的扶贫开发之路,构建起政策保障、产业开发、金融服务、技能培训、社会帮扶、考核基地六大扶贫开发朝向机制,取得较为明显成效。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我市有18.4万相对贫困人口,284条重点帮扶村。目前扶贫工作以建设国家扶贫改革事业期为契机,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平台,以增加集体收入、增加贫困区收入、改善贫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抓项目、抓资金、抓驻村队伍建设为手段,积极实施技能培训和劳动输出、产业帮扶、金融扶贫、社会帮扶等五个品牌工程,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提升扶贫水平,力争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员赋诗三首,称赞清远扶贫经验 作为重庆市彭水县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卫洪,对此次清远之行有许多感触。他作下《夜抵清远》、《清新晨兴》、《清远取经》三首诗作,赞扬清远扶贫经验,认为清远扶贫工作“善心全有据、仁爱大无形。待到别寒士、人间山更青。” 卫洪称,清远在扶贫工作上先试先行,经验和模式都很丰富,此次研讨班学习对于他们组建仅一个多月的工作队而言非常及时。彭水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贫困状况较为突出。他在学习中思考如何将经验应用到彭水县,在实地走访的现场教学环节,他将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了解他们对扶贫工作的意见与想法。 贵州省赫章县扶贫办主任赵云中则对连南驻村工作队的培训方式有深刻印象。他称,赫章县也对工作队进行过培训,但远不如连南县的培训系统,赵云中认为主要原因是培训经费不足。他计划学习班结束后,将向贵州省办争取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筹措费用等。
>>上一篇:清新:200万尾鱼苗放生北江
>>下一篇:全市治超工作会议播放治超工作暗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