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阳山孙中山七卫士故居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4-07-09 22:00:03   作者:卢俊

阳山县七拱镇石角塘村的丘氏家族,在20世纪初期曾涌现出七位孙中山的贴身卫士,无论援助孙中山革命、护卫脱险或守护南京中山陵园,丘氏七卫士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如今,石角塘村仍保留着七卫士的故居,并被列为阳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加之缺乏经费进行有效维护,七卫士故居的部分建筑已出现崩烂。

“我们对此感到很惋惜,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重视。”七卫士后人说,看到破损的建筑,掉落的木梁和瓦片,以及长满青苔的墙头,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说,七卫士故居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使之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使一门七杰同护孙中山的历史传奇故事得以延续。

具有客家建筑风格的镬耳楼。

规模:粤北罕见,融合广府与客家乃至西洋风格

据史料记载,1920至1925年间,七拱镇石角塘村的丘堪、丘炳权、丘士发、丘时、丘玉亭、丘习轩、丘有等七人先后成为孙中山的贴身卫士。

1922年6月,在广州观音山之役中,丘堪、丘柄权等冒着枪林弹雨拼死护卫孙中山和宋庆龄撤退,丘堪立下头功,荣获大元帅府颁赠金牌一枚,升为卫士中队长,获孙中山赐恩饷终身,丘柄权获奖章一枚,升为卫士小队长。如今,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背面《抗逆卫士题名碑记》中,两人的光荣事迹均被题刻。

丘堪将军之子丘可棠,一直在石角塘村过着普通人的平静生活。七卫士故居有客家镬耳楼6座,10多座九厅十八井式客家围屋,总房间80间,中西合璧的将军楼一幢,突出防御尚武的四方围城,总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规模之大乃粤北罕见。其布局严谨,装饰精美,保持了客家围屋注重自卫的特点,又兼容了广府镬耳楼的高贵气派,成为融合广府与客家乃至西洋的建筑风格。

其故居坐北朝南,长51米、宽44米、高11米,城墙厚2米,占地2300平方米,围城里面建有48间房屋,有枪械作坊、粮仓、磨房、柴房、厨房、厕所及水井等整套生活设施,“只要防御敌人不能强行攻入,里面的人足可以坚持一年以上,此乃晚清民国时期连阳地区唯一没有被攻陷过的古城堡,也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城池”。丘可棠说。

2007年,孙中山七卫士故居被批准为阳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申报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镬耳楼部分墙体、屋顶倒塌。

窘境:超过40%的建筑不同程度破损

孙中山七卫士故居背靠着一个小山丘,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和风雨冲刷,故居的部分建筑已出现崩烂,一些木梁折断,瓦顶掉落,墙壁房檐上精美的雕花壁画日渐模糊消褪,甚至部分墙体、屋顶发生倒塌。

丘氏家族理事会的丘可排老人表示,在外面看,七卫士故居较为完好,但其实里面已有超过40%的建筑不同程度破损,其中以故居的中间部分破损最为严重。

在故居的第四幢镬耳楼,推开木门,第一间弄堂的屋顶横梁支架已摇摇欲坠,瓦片已大部分脱落,地面杂草丛生,瓦片、砖头、木头零乱分布在草丛中。而靠近丘氏祠堂的一间故居建筑基本全部损坏,只剩下一面门楼。

原因:缺乏经费和技术进行有效维护

“每当看到掉落的木梁、瓦片和倒塌的墙壁,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站在七卫士故居受损的建筑前,丘可排显得非常无奈。他说,故居建筑崩烂,主要是缺乏经费进行有效维护。

丘可排说,七卫士故居融合了广府、客家、西洋等多种建筑风格,并且是文物保护单位,他们缺乏文物专业技术,不敢胡乱修补,需要文物方面的专家进行科学指导。

“要修旧如旧,如果按自己的想法修补,担心改变了故居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如果原来的味道不见了,就会显得不伦不类,不利于文物保护,反而变成了一种间接破坏。”他表示,丘氏家族前两年曾筹资对故居进行过修葺,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希望卫士故居得到保护、开发”

七卫士后人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对此给予重视,并拿出一定的经费对故居进行必要的保护修葺,同时也希望社会资金参与开发七卫士故居,将其与邻近的七拱学发公祠、莫屋建筑群、西路温泉等进行整合包装,打造精品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一个家族有七位总统卫士,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恐怕都是罕见的。”丘堪之孙丘继发表示,七卫士故居所蕴含的名人文化、古建筑文化、军事文化、科举教育文化、客家与本土及侨乡文化、堪舆与生态文化等多元人文文化丰富而深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大力保护、开发与弘扬,“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更多关注,也希望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开发,实现经济、文化、旅游效益等方面的多赢。”

丘继发说,他们希望将历史建筑转变为文化教育平台、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统战政策宣传平台,希望孙中山七卫士故居能够得到更高的重视与保护,使之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使七卫士的历史传奇故事得以延续。

广州社会团体慕名前来参观七卫士故居。

学者游人慕名到七卫士故居参观

丘氏一门七杰同护孙中山的传奇故事近年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文史研究爱好者的关注及游人的目光,他们陆续来到七卫士故居参观考察。

2014年7月6日,广州市激扬文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及广州爱心家庭的家长、孩子160多人,趁着周末假期,专程来到石角塘村探访考察七卫士故居。

活动组织者冼励勇说,他们从媒体上得知粤北山区丘氏的这段历史,特意组织了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志愿者、家长过来参观,通过耳闻目睹共同追忆七卫士的那段历史。

在石角塘村,他们走进七卫士故居的客厅、房间、庭院参观,在石磨、镬耳楼、窗雕、残垣断壁前驻足端详,看到卫士们当年居住过的房屋及使用过的物品,一边听取卫士后人的介绍,不禁感慨万千。

“丘氏家族宗祠和故居里布满蛛网的石碑或是长满青苔的墙上,似乎处处记载着孙中山七卫士不平凡的一生,厚重的灰尘和湿滑的青苔也遮掩不了这些镬耳楼主人当年的辉煌历史。”冼励勇说。

(编辑:清远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