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正在推行的农村综合改革得到了中央农办的认可,并于2014年4月正式批复将清远确定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2014年5月8日,市委书记葛长伟在的清远市2014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为核心,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和村民自治“三个重心下移”,探索农村承包土地、涉农资金和涉农服务平台“三个整合”。 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多,我市围绕推进“三个重心下移”,积极开展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在行政村(片区)成立1013个党总支、997个社会综合服务站、9239个村小组(自然村)党支部、14554个村民理事会,提高了农村组织化水平,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达到了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的目的。英德西牛、佛冈石角、连州九陂3个试点镇通过村委会下移,村级组织由原来的42个调整为390个,并于2014年3月底前全部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 这一探索在2014年4月得到了中央农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称,清远的探索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找到了很好的“钥匙”。为此该办还正式批复将清远确定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市委副书记、市委农委主任梁志强在会上宣读了这一批复。批复称,清远等地的改革试验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四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也将为完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有关农村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村民小组的地方,可开展以社区、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清远的这些改革其实都源于村民自发探索,市委市政府的所为其实就是发挥“尊农精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基层的创新实践。 “我们的探索完全符合中央精神。”葛长伟说。 在部署下阶段改革工作时,葛长伟提出,要以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为核心,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和村民自治“三个重心下移”。 市委副书记、市委农委主任梁志强和市长江凌分别主持了上午、下午的会议。其中,江凌提到,今后我市农村工作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当前的农村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需要化解:探索有别于珠三角通过农村工业化改变农村面貌的路子;研究从体制突破、创新,提高农民收入,化解三农问题;通过“三个重心下移”,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整合涉农资源,真正把精力放在农村改革发展上。 何炳华、邓光荣、刘汉球、温湛滨、谢杰斌、刘柏洪等市领导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为什么要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 村小组或自然村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整个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无人过问。 “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以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为核心,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和村民自治‘三个重心下移’,探索农村承包土地、涉农资金和涉农服务平台‘三个整合’,推进农业‘三品’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三个载体’,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抓好统筹城乡发展等重点工作,着力使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葛长伟说这是清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工作方向。 为何要强调以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为核心?葛长伟举了一个例子:一些较为富裕的村庄,村民家中像“欧洲”,出了家门就到了“非洲”。他说,造成这一乱象的深层次原因是现有的农村组织架构悬空,村小组或自然村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整个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无人过问。而我市农业相对比较落后,农村相对脏乱,农民相对比较贫穷,归根到底就是农村生产主体和生产要素缺乏有效组织这一关键“节点”。 “实践表明,村民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发挥好了,通过承担一些市场不愿做、政府做不好的事务,提供适应农民需要的村庄内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可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成为党委政府联系村民的桥梁纽带。”葛长伟说。 为什么要完善“三个重心下移” 自治下移方向是正确的,得到群众认可,“村民委员会调整规模试点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原来我们坐在办公室担心的很多问题,并未出现”。 “村级组织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要再接再厉,继续抓好‘三个重心下移’。”葛长伟强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要继续推进“三个重心下移”。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心下移后,较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必须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结构,尤其是配好党支部书记。他要求,3个试点镇要确保2014年在每个村委会发展起党支部。而在公共服务重心下移方面,葛长伟要求继续在服务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确保更加贴近村民,取得良好的成效。 “实践表明,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方向是正确的,得到了群众认可,必须端正认识、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葛长伟尤其强调要争取认识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重要性,从2013年一年的试点看,我市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成效非常好,村民理事会运转好的地方,村容村貌整治进展较好,村内矛盾纠纷减少,农民收入增加较快。 而陈锡文也在2014年4月底的调研中指出,农民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了,不仅省了政府很多精力,而且干群关系也能够理顺。 葛长伟要求,当前推进村民自治重心下移,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同时,要总结好三个试点镇的村委会规模调整试点经验。 “村民委员会调整规模试点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原来我们坐在办公室担心的很多问题,并未出现。”葛长伟说,例如,在三个试点镇中,自然村一级村委会干部并没有任何财政补贴,但村干部并没有怨言。此外,他还要求,处理好规模调整后村委会与村民理事会的关系。 为什么要整合分散的涉农资源 土地细碎化,无法规模化经营。加大整合力度,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种涉农资源的使用效益。 一户家庭仅有的几亩地,少的有几块地,多的二三十块。这是我市当前农村土地存在的一个问题:土地细碎化,无法规模化经营。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涉农资金上。据市财政局统计,2013年全市涉农资金共15大类。其中,仅农林水事务一类中就包括250多项,资金总额18.4亿元,最少的一项仅有4万元,具体分到村民手里,最少的仅有几毛钱。 如何将各种细碎分散的土地、涉农资金、支农力量整合起来,将是我市下一步改革探索的重点之一。葛长伟说,必须加大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种涉农资源的使用效益。 其中,针对土地细碎化问题,借鉴英德叶屋村、老鸦山村的探索,鼓励和引导村民通过自治解决,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置换、调整,再以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契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至于涉农资金整合,葛长伟提出2014年选择试点,对涉农资金认真清理和归并,实行捆绑安排、集中投放、努力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探索出成熟模式,再逐步向全市推广。 同时,他还提出,要在公共服务重心下移的基础上,整合利用乡镇已有的涉农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构建到田间地头、到农民家门口的服务网络。
>>上一篇:佛冈县人社局创新自选动作助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下一篇:连山纪委通报3起公车私用典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