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李跃华本人承认,医师执业证书系伪造,“为了进入小区,只有拿假证才能通行”。他表示,因曾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他正在一家酒店隔离。
声称注射微量苯酚可治病
李跃华曾治疗陈北洋一家的方法,是他在2004年就发明的一种用微量苯酚(万分之五到十)做穴位注射剂,在相应穴位进行注射的方法,并称他已于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时,在《求医问药》杂志上曾发表医学论文。
李跃华表示,他所开的汉阳爱因思中医专科门诊部有4到8名工作人员,春节放假,部分员工回家,但是门诊的看感冒发烧的人越来越多,他用穴位注射剂治疗后病人两三天就好了。1月22号,他给一家三口均患新冠肺炎的家庭上门治疗,经过他的治疗,一家三口都很快退烧。自此,他共治愈了包括10名核酸检测为阳性的多名患者。
李跃华回应无医师证等问题
2月26日,经湖北省卫健委现场调查,出具了一份《关于对李跃华、张胜兵治疗新冠肺炎等相关情况的调查报告》,湖北省卫健委调查初步结论为,李跃华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医师执业证书);作为个体诊所法定代表人,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连续两年未按期校验;其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非法行医并进行虚假宣传,严重影响了正常医疗服务秩序和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此外湖北省卫健委还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多项建议,其中包括建议有关部门审查李跃华持有发明专利的详细情况。
3月2日,有人以李跃华的名义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李跃华告诉红星新闻,这篇文章是有人帮他在网上发布的,文内,李跃华回应了用假医师证行医一事。
李跃华称,他1987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曾当过军医。他以前主要在民营医药企业和民营医院任职和行医,错过了办证的机会。关于办假证的原因,他称:“当时在民营医院做临床工作时,是院方说为我办一个西医的医师证,我提供资料办了这张资格证,后来知道这是假证,我就没用了。”
“在这次疫情期间,上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了进入小区,拿出这个假证(医师执业资格证)才能通行,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李跃华认为,自己就算办了西医或中医医师证,穴位注射疗法也仍然不在规定范围,还是属于违规经营。
“绝不能拿患者当小白鼠,要讲究科学。”
有网友表示,应该忽视李跃华涉嫌非法行医的行为,让他进入一线,去检测对新冠肺炎疗法是否有效。
对此,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虹回应称,她完全支持湖北省对李跃华的查处,“绝不能拿患者当小白鼠,要讲究科学。”
针对李跃华提出的低于临床用量100倍用药,微量的苯酚真的有效吗?丁虹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谁来证明这样剂量的苯酚是有效的?“大家都有经验,吃药一定要按说明书的剂量吃,否则无效,因为这是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确定的有效剂量范围,低于这个有效剂量,药是无法发挥疗效的。”
丁虹教授认为,李跃华目前注射只能说有安全性,有效性无法得到证实。
李跃华和网络上反复提到,李跃华治愈了15例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并认为这一疗法有效。
丁虹教授则认为,从药学专业来看,15人连临床试验标准都未达到,也可能对有些人有效,但也可能只是无毒,“也许他本身就能好,是自愈的一种情况,我们叫做幸存者偏差。”
“为什么我们要做正规的临床试验,我们就是要严格的按照对照原则。”丁虹说,临床试验将病人分两组,一组用药,一组不用药,双盲测试,排除主观愿望,严格进行。“为什么很多中成药说明书后的不良反应写的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不是中药没有不良反应,是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观察,患者自主用药,不良反应很难观察到。”
“一定要讲求科学精神呢。”丁虹说,中医、中药留下了宝贵经验,但一定要用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要不放过任何线索,首先要证实它是有效的,不是假象和意外。通常同一个实验要重复3-5次,“科研一定不能浮躁,不能抢时间,科学需要安静。”
针对部分网友呼吁,应该让隔离的李跃华上一线,参与新冠肺炎的治疗。
丁虹教授认为,这是这是没有必要的。“假如我们这个病确实致死率很高,没有药可治,那可以试,我们叫人道主义援助,在国际上只有过一次先例,就是艾滋病。”
丁虹教授介绍,即使是这一次艾滋病人道主义救治,也是在患者生命垂危,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对还在研发中的药物进行了临床实验。“在这种生死抉择的时候,美国批准它可以在这个人身上,但这个药都是动物实验安全性评价全部做完了,马上要进入临床试验了。”
丁虹也提到,如果新冠肺炎是个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必须要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才可能治好病,那么可以作为人道主义救援,提请国家紧急批准。“但目前来看,新冠肺炎是一个致死率很低的疾病,实在没必要冒风险。”
“李医生的穴位注射,也改变了临床准许的给药途径,这个途径是否安全、是否有效,也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前研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人体试验)。”丁虹教授说,最终还要获得政府认可,才能在临床正式合法的使用。
“我也相信中医,相信穴位治疗是有用的,比如麻醉就是在脊柱注射麻药,这也是穴位注射。”丁虹说,医生想治病救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尊重的,但绝对不能拿患者当小白鼠。“第一要安全;第二要合法;第三要有理论依据,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