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到来,各大银行对5G的关注度和热情不断高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纷纷布局5G,推出5G+智慧银行概念的新式网点,引起了行业热议:面对金融服务科技化、智慧化的大趋势,金融机构应该把金融科技应用的重点放在哪里。
银行业的网点升级转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三年的平均离柜率分别是84.31%、87.58%、88.68%。2018年,中行、招行、浦发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或分流率分别达到了93.99%、98.24%、90%。传统网点的求变之心可以说是相当迫切。
银行的积极探索分为两类:一类是场景化、生活化、社交化,增加内容以留住顾客、拉回流失的客户,具体的尝试包括“亲子银行”“书香银行”“咖啡银行”等,或在营业大厅划出区域,增加娱乐、阅读、休闲等功能;一类是智能化、无人化,以提升业务办理的效率为重点。例如,建行在北京开业的“5G+智能银行”网点就构建了网点总控平台,将所有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整合网点物联、远程控制、服务调度、安保协同、风险控制、数据监控六大能力,实现了网点远程全智能化运营管理;功能则划分为金融超市、智能柜员机、金融太空舱、远程直播、智能家居、远程互助娱乐终端、互动桌面等。
有赞成者也有不以为然者,赞成者以零售业今天的线上线下融合为论据,认为线下网点不会消失,所以进行这样的探索是必要的、有益的,尽管还不成熟,因为相比其他金融机构,银行网点在渠道网络资源、实体企业客户、信誉与安全、综合线下服务等方面仍有不容忽略的优势。不以为然者则认为金融服务与零售业的属性不尽相同,不看好线下网点的未来。
究竟哪种看法更为主流,时间将会做出说明。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比起触达的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加速“银行业”(banking)业务内核的智能化问题。风控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个领域沉淀了一批领先的科技赋能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例如,杭州青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中国领先的风险识别服务及小微借款人评级、推荐平台。它搭建的大数据驱动的信贷流量分发平台,一端连接主流及高成长行业的头部企业,为之提供信贷产品设计等服务;另一端连接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小微借款客户画像、信用评级、智能定价、精准匹配等核心价值,提升场景流量转化率,赋能金融机构在智慧零售等创新业务领域走得又快又稳。已有的案例及数据表明,在给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识别服务的多家供应商中,青铜科技的通过率、件均金额、贷后表现等关键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彰显了青铜科技穿透式的B+C风控模型在风险识别、分层、定价、分发效率及精度等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