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人的负债冲动越来越强烈。根据央行12月初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显示,200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17.9%,至2017年末已经达到49.0%,10年间上升31.1个百分点;债务余额为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在中国住户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同时,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住户部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杠杆。例如,美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从2008年末的95.4%显著降至2017年末的78.7%,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美国居民习惯超前消费,这个比重虽然依旧大,但已经呈下降趋势。
负债的高涨,一方面是由于楼市暴涨带来不断攀高的房贷开支,但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提供了大量的小额、短期、低门槛的贷款服务。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渠道上看,除传统银行开办的网络审批贷款业务外,个人还能从互联网获取贷款的渠道,比如P2P平台、网络小贷公司以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些P2P平台为了高利润,鼓动校园贷、现金贷,极大地带动了年轻人的冲动消费,去年P2P平台趣店上市带来的舆论反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也给互联网金融平台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推动信用社会下的“理性借贷”?
P2P爆雷潮之后,很多人将问题归结于借贷本身。事实上,借贷本身只是工具,没有对错之分,对与错把握在借贷双方。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理性的双方。从借的一方看,用户需要足够的理性。在民间借贷市场有一句俗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一条“信心”和“信用”支撑的借贷与契约的市场经济规则,它最终要求的就是借方的理性。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用户的理性借款,一方面是借贷用途,是否用于正规、合法、合理的借贷用途,而不是单纯消费,甚至赌博?也就是说,一定要考量你借的款能不能产生价值。二是借贷额度,你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本付息,而不是过度负债。
但用户并不天然具有面对借贷工具的理性,这也是我们诟病“电子货币”时代带来的消费“无痛感”,只有拿到账单时才后悔莫及。因此这就需要有责任的金融平台从借贷的另一端进行理性识别。
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理性借贷。其实很简单,理性借贷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诠释,借贷前,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首先,你的借贷用途是否正规、合法、合理?
其次,你的借贷额度是否在自身可以承担的额度之内,是否没有过度负债?
如果你能回答得了这两个问题,那么你就是理性借贷。
这就是平安普惠倡导的「理性借贷,不负信任」。
因为作为一家理性的借贷品牌,平安普惠洞察到现代社会人们在借贷上的非理性,所以才倡导人们在借贷前真正想清楚自己的需求、评估自身能力,理性借贷。
>>上一篇:探访佛山知名床垫品牌:国健床垫
>>下一篇:全网乐购是什么?全网乐购有什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