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我们都努力的扮演“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尽可能的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有了这个小宝贝,为了他能够快乐无忧的成长,新手父母们往往大开言路,接受周围的各种建议,力求完美。
于是,儿童保险,成为了一个热门项目,尤其是妈妈们对保险的关注和热情更是带来了许多隐患。
一、先大人,后孩子
如果你上过理财课程,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很多新生家庭在买保险的时候,优先考虑给孩子买。夫妻俩都还在裸奔,却连小孩的教育基金都在考虑了。
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一旦倒下,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都会大幅度降低,那么孩子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若是未成年的孩子还要面临房贷压力,那就更没法谈无忧的童年了。
二、门诊医疗险
宝宝两岁以下是疾病高发期,感冒发烧都需要跑门诊,所以门诊发生频率确实比较高。宝妈们会觉得一年的医疗费用加起来也挺多的,有保险报销的话就好了。
但是,保险公司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针对两岁以下宝宝的门诊险,是很少有保的,就算有的话也很贵,是高端医疗险覆盖有门诊报销的,最便宜的大几千,一般都会过万。
然而孩子每次看门诊的频率虽高,但费用本身并不贵,解决门诊的费用开支,最好是给宝宝买社保医保,然后定点医院,这样已经足够用了。
三、儿童寿险
如果有人给你推荐儿童寿险,什么都不用考虑,直接把他剔除参考名单。
大家都知道寿险是一种家庭责任的延伸,比如挣钱的人去世了,通过寿险的赔付可以保障没有挣钱能力的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个孩子买寿险这个事情,怎么算也不会是个合理的事。
除了少儿医保外,每个孩子都应该有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家长们可以对照检查下,自己给孩子买保险的姿势正不正确,又是否做到了先大人、后孩子的配置原则。
如果真的遵照这一原则,一家三口,少说也得有6张保单了吧~这些保单该如何进行管理呢?
如今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确,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多数职场白领无暇去顾及投保后的事宜,以为保险是个一劳永逸的事。买了一大堆保险,却没有统一管理的工具。保单扣费不成功,折腾很久才发现钱存错银行卡了;给孩子买的小卡单,想起要续保的时候发现已经过期三个月了。还有忘记生效日、到期时间、手机号、绑定银行卡的,甚至忘记究竟买了什么保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个保单管理神器:保单盒子,上线了!不止解决了大家的“记不住”的囧境,还提供智能上传、大数据分析,让你的家庭保障更安心。
下载保单盒子APP,通过手机号注册即可使用。保单的录入方式以拍照上传为主,既不用大费周章的逐项填写,也不必担心需要填写隐私信息。安全方便又专业,说的就是它——保单盒子。
文章最后来个科普,正常的理赔流程是:
先报案:发生事故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主动报案,并递交相关材料申请保险金。
再理赔:经保险公司核赔后才能获得赔付。
保险公司是不会主动联系你的。所以,你的保单,自己不管理好,只能打水漂。
>>上一篇:羊城晚报社李宜航:把扶贫当成分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