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0月16日讯 “中国的产业链会向收入比较低的7个(东盟)国家转移”,10月16日,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李炜,在渣打中国-东盟联席董事会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经历了20多年的中国高速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高速增长,“(中国)未来可能会存在产业链,或者至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向东盟地区转移的趋势”。
李炜指出,在未来会出现一个全球贸易产业链转移的新迹象,在亚洲会看到第三轮产业转移,即中国的产业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转移到东盟地区。
据悉,此前第一轮转移发生在70年代,由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在7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产业转移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
据其介绍,东盟十国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以人均GDP为标尺可分为三个梯队,其中新加坡和文莱属于高收入;马来西亚为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而剩下7国则在在很大程度上,未来将成为中国产业链的接收国。
李炜强调,劳动力的成本是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而并不是一个市场的潜在增长,虽然中国潜在的增长优势依然存在,但“这种产业链的转移一定会发生”。
数据显示,2000年耐克在全球生产的运动鞋中,有40%产于中国,只有13%产于越南;而到2013年,耐克的全球产量中,中国的比例下降到30%,而越南的比例则上升至42%。
李炜表示,过去几年内文莱,柬埔寨、印度尼亚压、菲律宾等过经济飞速增长,“这种支持产业链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
渣打中国总行副行长罗龙翔表示,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会达到5000亿美元,并在2020年实现1万亿美元的目标。
李炜指出,在产业链转移过程中,中国和东盟有着合作机遇,比如东盟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丰富的经验,且水泥、钢铁等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产能过剩,中国的生产施工经验可以向东盟地区输出。
另外,东盟地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储蓄和外汇的缺口,中国实际上有大量的对外投资的潜力,可以通过银行的贷款包括发债等金融合作帮助东盟地区实现产业升级、产业链转移和满足东盟的资金缺口。(刘宝兴)
>>上一篇:住宅市场持续受挫 地产基金借道并购抄底商业
>>下一篇:欧股周四收盘涨跌互现 泛欧300指数跌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