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星座 > 正文

煤炭交易平台井喷近百家 地方政府成背后推手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4-08-25 09:52:10   作者:gdqy

网易财经8月25日讯 煤炭市场的低迷反而助推了交易平台呈现遍地开花的井喷态势,业内人士称,在地方政府推动下,目前全国包括电商等在建的各类煤炭交易平台,总数甚至接近百家。

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发文提出建设若干个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和2-3个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的目标。于是,煤炭企业、港口、煤炭物流贸易企业、IT企业,甚至还包括地方国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都加入了建设煤炭交易平台的热潮,但也引发“过热”担忧。

煤炭交易平台井喷  遍地开花或近百家

“现在到网上搜索‘煤炭交易中心’,会发现很多业内之前没听过的新交易中心”,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对网易财经表示,去年以来煤炭交易平台发展迅猛,呈现出了遍地开花的井喷格局。

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区域性煤炭交易平台超过了30家,这些平台大多提供现货或中远期煤炭交易。但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煤炭交易平台,包括筹建中的,测算下来总数超过50多家,甚至有可能接近100家,“有在产煤地的,有在中转集散地的,还有在资源消费地的,很多地方都在建”。

“这半年来,煤炭交易市场的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人士指出,“当前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

据了解,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

而在2005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虽然陆续有煤炭交易平台搭建,但建设和推广进度缓慢。刘冬娜指出,过去煤炭交易是长协机制,且由政府部门制定量和价格,再加上过去煤价高,无法保障煤炭的市场化,目前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煤炭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交易平台的建设由此趋热。

据悉,截至8月13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81元/吨,刷新该指数2010年10月13日发布以来的最低记录。

“我们(现在)感觉走出了沼泽,已经形成了一个阶段性的速度”,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董事长李洪国表示,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创立至今有四年时间,而今年明显出现了交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另有煤炭交易平台表示,平台成立前三年成交几乎为零,但今年开始出现大量成交。即市场环境的变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煤炭交易平台建设和推广。

资料显示,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取消重点合同,提出了建立煤炭产、运、需新的机制,研究制定交易规则,培育和发展全国煤炭交易的市场体系。

发改委发文支持  煤企港口等都加入战团

“现在煤炭行业本身市场化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市场化早期进入了市场化中期”,李洪国认为,随着经济减速、产能增加、新能源、环保压力以及进口煤的压力,煤炭的产能和运力在处在比较宽松情况下,吻合了市场化的规律。而市场化和互联网的双重因素,使得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各地区的煤炭交易中心呈现“井喷”态势,一个重要的政策背景是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上述文件指出,在规范现有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健全若干个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结合煤炭主产地、消费地、铁路交通枢纽、主要中转港口,以及国家批准开展涉煤品种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场所等条件,逐步培育建成2-3个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

据悉,目前已经建成的煤炭交易中心各具特色,其中,业内认为规模较大的包括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华东煤炭交易市场和华南煤炭交易中心等。

就各自特色而言,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等涵盖了省内资源;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则拥有港口煤炭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一度为行业标杆。

值得说明的是,诸如神华集团、中煤集团、淮北矿业等大中型煤企均参股或自行建设了交易平台,加入竞争行列。此外投资煤炭交易平台的包括了不少港口、煤炭物流贸易企业、IT企业,甚至还有地方国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竞争非常激烈”,刘冬娜表示。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曾浩表示,对于煤炭交易平台,目前还是刚刚起步,属于比较空白的区域,但市场都看到了利润空间,“将来如果有平台交易成集聚地,量会很大,几十亿吨的交易量,就算是每吨收0.5元的交易费,也是可观的利润”,“在利益驱动下,已经有了一定交易量的都想做成平台,比如煤炭企业、物流企业,都希望做大交易量”。

业内担忧投资过热 平台需加速优胜劣汰

与其他行业先“烧钱”后盈利的发展道路不同的是,部分煤炭交易平台的背后,存在着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

据悉,2013年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煤炭交易量达到13.08亿吨,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交易市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本身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建制的事业单位。

山西省此前发文确定其煤炭现货交易运营方案,规定山西省境内煤炭生产和经营企业通过铁路运输的煤炭全部纳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山西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协调解决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运营和煤炭交易中的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煤炭交易体系建设。

但是,对于地方政府在平台交易的硬性规定,并未得到企业的完全认同。“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煤炭交易平台)上面交易,因为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在上面交易还要另外交一笔费用”,有企业人士抱怨。

如今,各方资金对交易平台建设的过度热情也引发了业内的担忧。“中国的一个模式是,看好的东西一哄而上,不行了一哄而散,煤炭这么大的市场,(这个问题)是不可小视的”,有煤炭企业表示。

“我们交易所建设好几十家了,大家请专家、做程序、做可行性研究,花了很多钱,有的几百万、几千万元,有效果吗?都没有效果”,有煤炭交易中心人士直言,部分煤炭交易平台本身并没有客户资源、熟悉煤炭交易等优势,而目前也未找到真正适合市场的模式。

此外,前述《意见》文件对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煤炭交易平台分别做了标准条件划分,比如,其中规定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应符合,具有固定营业场所和完善的网络交易平台等配套服务设施;煤炭年交易量在二亿吨以上等条件。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的煤炭年交易量在一千万吨以上;地方煤炭交易市场的煤炭年交易量在二百万吨以上。

对于谁是全国性的、谁是区域性、谁是地方的交易平台,有煤炭交易平台人士建议监管层对现有交易平台出台细则、进行挂牌管理、做认定,进一步确定交易平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