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4月25日讯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两家网络贷款平台“出事”,导致多数投资者血本无归,再次拉响了P2P行业风险警报,频频陷入倒闭潮的P2P行业,其野蛮生长的模式正日益遭受诟病。
但是新增P2P网站的数量和贷款规模却一直呈现飙升态势,据监管人士介绍,目前国务院已经明确由银监会牵头P2P行业的监管,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将尽快出台监管政策。从趋势上看,P2P平台被定位于单纯的金融信息中介机构逐渐取得各方共识。
P2P成非法集资新领地
近两年,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动下,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迅猛,新开设的P2P借贷网站数量和贷款规模一直呈现飙升态势,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P2P网站已经达到三千多家。
然而,在行业火爆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进入门槛低、鱼龙混杂以及监管真空的因素影响,行业风险不断聚集和爆发,并已屡屡出现兑付的危机、倒闭、卷款跑路,有的已涉嫌非法集资。
上周,深圳一家P2P网贷平台钱海创投发布公告称,因经侦处调查钱海创投,部分工作人员被请走调查,部分帐户被冻结,平台暂停一切运营。此后一天,深圳另一家旺旺贷P2P平台也突然关闭,网站被彻底删除,所留400电话没有人接听,投资者称,在平台关闭前已经出现提现困难,基本确定诈骗事实。
事实上,除了上周暴露出风险事件的两家P2P网贷平台之外,今年以来,频频出现震动市场的事件还有年初利用深圳中贷信创、上海锋逸信投、杭州国临创投三个网贷平台大肆吸金的温州人郑旭东,卷数亿巨款跑到境外。
此外,还有上线仅一天平台老板就携投资人资金卷款潜逃的元一创投以及被媒体报道称有8亿坏账风险的P2P龙头老大宜信公司,尽管宜信公司曾公开否认坏账风险,但市场对于P2P行业风险之忧却并没有消解。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开年至今全国有26家P2P平台关闭,其中仅深圳地区就有6家。
值得注意的是,P2P行业的风险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付危机、倒闭和跑路等方面,部分平台公司还涉及非法集资。“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P2P借贷网站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给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涉及非法集资案件的P2P网贷平台已经达到几十家,单笔金额达到五六个亿,数额最大的案件已经在公安部门审理过程当中,“非法集资不断向新的行业、领域蔓延,其中网络平台以民间借贷为旗号的非法集资风险日渐凸显。”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韩浩在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当前非法集资花样更新,其中就包括假借p2p等互联网金融概念,发布虚假招标信息,宣传高额回报等。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向网易财经表示,很多机构做P2P网贷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骗钱,“骗一把马上就换掉,这样得手后跑路也很难再找到人”。
个别P2P设庞氏骗局模式
对于已经涉及非法集资案件的P2P平台公司,刘张君指出主要有三种类别:一是搞资金池模式,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账户,产生资金池。
“二是,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没有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的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有称为借款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有的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
据他介绍,第三种情况则是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募集资金,采取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有的用于自身生产经营,有的甚至卷款潜逃。
“目前国务院已经明确由银监会牵头P2P行业的监管,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将尽快出台(政策)”,刘张君称,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在鼓励其创新发展的同时,有四个底线必须明确,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一位金融业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P2P是渠道,渠道上销售的产品必须是做过风控、合格的,不得涉及中介之外的职能,因为金融的核心能力在于风险控制。
“可在P2P销售的产品应该由监管下的合格生产加工机构认证、担保,生产加工机构仍然需要保留金融企业风控管理模式,现在很多P2P渠道与生产加工合一的模式,已经是金融机构属性,应该加以清理和规范。”
早在本月上旬,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出席博鳌论坛时就曾首度表态,为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范和监管,国务院日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做了分工,刚刚决定由银监会牵头来承担对P2P监管的研究。
而根据此前业内消息显示,除了确定由银监会牵头监管之外,P2P行业或将不实行牌照准入制度,最终定位可能会是“金融信息服务中介”,并将防止其异化为“信用中介”,不得吸收公众存款,杜绝该行业变身银行开展类银行业务。此外,除资金池外、平台担保外,资金假托管等也将明令禁止。
行业面临“洗牌”扩张受限
毋庸置疑,监管层的多方表态预示着野蛮生长的P2P行业行将步入监管时代,而在此背景下,P2P行业的发展前景也颇受市场关注。
赵庆明认为,P2P行业在中国尚不具备大规模的发展条件,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法律环境都还没有提供支撑其长远发展,“P2P行业的坏账率一直很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经济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信用建设有关系。”
他指出,P2P借贷无法识别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借出的钱风险就会比较大,在监管的严控下,那些分析实力较强、自律的P2P能够在行业发展中生存下来,“P2P平台应该在限制、试点的性质下发展。”
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全国P2P网贷平台贷款余额为390亿元,环比2月份增长23%,尽管风险事件频频出现,但并未阻挡网络借贷平台成为目前最受欢迎之一理财方式的步伐。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现有的P2P 贷款模式十分脆弱。P2P 平台的快速倒闭,以及监管层对P2P贷款的态度充分印证了此前对P2P 贷款模式的判断。仅依赖于与银行类似的风控模式,来做银行不愿意放贷的客群,这样的模式必然十分脆弱。
“具体表现为,由于无法基于大数据实现信用风险控制,P2P 贷款的运营成本明显偏高,且在风险的识别能力上存在瑕疵。上述两方面导致企业融资总成本过高,而这很容易诱发逆选择。目前大部分P2P 贷款平台都提供担保,这一行为被叫停后,P2P 平台在吸引投资人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分析人士指出,在P2P平台行将进入监管时代之际,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未来发展前景取决于监管环境的松紧程度,监管宽松环境下将会有较大发展,但在严格监控下发展空间不大。
金麟称,未来P2P贷款的希望在于依托大数据实现信用风险控制。不过他认为P2P中长期内却有可能成为有效业态,但必须依赖于一个前提,即有机构基于大数据提供有效的小微贷款和个人的信用评级。”
>>上一篇:比亚迪首季度纯利跌89% 长期借贷飙升逾60%
>>下一篇:西飞:新舟700近期确定系统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