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布今年55项立法项目,《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有望年内出台,今后申请基本保障性住房拟取消收入审核,取而代之以房产证明作为申请依据。此次保障房立法的一大亮点是扩大了保障对象的范围,除了京籍家庭外,首次允许在京有稳定工作的非京籍家庭申请。(《北京晨报》 5月21日)
解析一
是户改“单兵突破”
北京允许非京籍家庭申请保障房,它的意义不啻于一种户籍改革意义上的变动。因为假如无论是北京籍户口,还是非北京籍户口,他们拥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福利和权利都一样,那么那些在北京漂着的人们也不是一定就要拥有个北京户口这样的虚名。
事实上,户籍改革不妨走这样一条渐进之路。我们未必就说要改革户籍,因为那样一揽子的买卖,牵扯面太广、太多,实施起来殊为不易;我们不妨就像北京市这次的做法一样,从一个个、一面面的单项福利和规定入手,像是抽丝剥茧一样,一项一项地“单兵突破”,等到大部分户籍“附着物”都没什么区别了,都一样了,所谓的看上去工程很大的户籍改革,也便在不知不觉中变相地实质性完成。
对于北京的这次保障房申请新政,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儿”们未必满意。因为京城房价实在是太高,好多北京市民也未必有房子,如果再让非京籍申请保障房,等于是变相加大了北京市民的住房压力。不过这种想法,还是拘囿于老旧的唯户籍论。对北京这座开放的国际大都市而言,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如果光是让北漂们“放血”,而不给他们“补充营养”,那么这座大城市也不会长时间走在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上,也缺少了一种更加厚实和开放的人文情怀。有人反对,也是改革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要改革,就会打破以前的利益平衡,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影响,不过这些反对的声音并不代表未来的方向和趋势。
允许非京籍户口申请保障房,在户籍改革问题上,北京又一次率先释放了信号。我们不妨给这次改革点个赞。
张军瑜
解析二
首善之都重要一步
新闻一出,网上顿时热议,质疑担忧之声也顺势而起:“京籍都解决不了,还解决非京籍”、“北京要变成超5000万人口的城市”……种种质疑和担忧,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北京不仅仅是北京人的北京,更是全国人民的北京,“保障房扩至非京籍”的具体实施办法确实要仔细琢磨,但这至少体现了“善政”思维。
实际上,城市保障房涵盖外来人口的政策,北京并不是第一个,河北、广西、海南、湖北、辽宁、福建等省份均出台过相关的政策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人民群众在共建中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北京拟将“保障房扩至非京籍”,只是社会本意的正常回归,也只是起步而已。
保障房是否应该优先满足户籍人口,固然值得探讨。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2013年8月,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公告显示,保障房空置情况在多个地区普遍存在。导致保障房被空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选址布局、户型设计、配套设施等,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其中存在分配的问题。保障房建设,不能“重量不重质”,完成数量任务就万事大吉。
将保障房的申请范围扩至非京籍,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体现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初衷;其二,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结构,有利于遏制房价的无序过快上涨;其三,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大规模保障房建设这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真正办好;其四,可以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到温暖、归属感,有利于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其五,与居住证制度衔接,也有利于户籍改革的推进。
总之,“保障房扩至非京籍”,本身是一项很好的政策,更是首都向首善之都迈进的重要一步。
>>上一篇:参照日本经验 北上广房价仍将疯涨
>>下一篇:寻求房地产市场再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