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这首1970年代由秋官郑少秋唱到街知巷闻的经典广告歌曲《太阳出来了》,歌词既是无数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也是位元堂老辈药匠以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耗年华、晒汗水、用心血,巧手铸造的“金漆招牌”。
人称“林哥”的欧少林,是位元堂的老药匠,上世纪60年代加入位元堂做学徒,他笑指:“我们作为造药的人,绝对没有‘点药成金’的能力,有的只是一颗用心造药、济世为怀的心。上世纪30年代初,疫症在广州、香港一带非常普遍,当时居住环境密集加上社区卫生恶劣,疫症传播容易,老一辈都用‘十病九死’来形容疫症患者。位元堂始创人之一的潘厚存中医师都不幸患上疫症。当年缺乏医药,仁心仁术的他利用中医药知识,据南宋经典古方《济生方》之‘归脾汤’加以演变,在多番研究下开发出第一代的‘养阴丸’作为疫症愈后调理的秘方,自救亦救人。潘医师后来身体情况见改善,遂将第一代‘养阴丸’推介予街坊,令到不少疫症患者在抗疫的折磨中见到战胜顽疾的曙光,使产品享有‘一条生路’的美誉。 ”
从前位元堂广州总店牌匾、养阴丸旧罐包装及“一条生路”原样
从1932年5月,位元堂始创人兼中医师潘厚存研发第一代‘养阴丸’开始,位元堂就坚持要严格选用优质药材,传承古法炮制工艺。
《羊城考古》记载有关第一代‘养阴丸’的历史资料
“当学徒时,师傅们时常耳提面命‘药材好,药才能做好’的造药理念。好像‘养阴丸’的党参、白朮、甘草、肉桂、山药、龙眼肉、熟地黄、茯苓、黄芪、枸杞子、当归、陈皮及附子等中药材,我们从来都不敢马虎。从《羊城考古》中的历史资料亦可见,位元堂过百年前研制第一代‘养阴丸’之时,配方的原料就取自滇(云南)、甘(甘肃)、粤(广东)、晋(山西)、鲁(山东)、豫(河南)、蜀(四川)、桂(广西)等省。”造药造了超过半个世纪,从年轻小伙子做到满头银丝的林哥,娓娓道出 ‘养阴丸’铁罐内藏着的是药匠用年华岁月打磨、用专业一丝不苟打造的清瘟良药。
过百年后的今日,位元堂选材仍然需要专业鉴别人员通过眼看、手摸、口尝、鼻闻、水试、火试等方法,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规格等级,更还需要通过重金属、农药和硫磺残留、微生物等200种测试。
有了好的药材后,怎样炮制药材使其药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最考验药匠的技术和经验的一环。林哥告诉我们:“中药炮制是一项独特传统制药技术,一是能消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炮制不得法,药效便无法保证。
图为附子
就以制作‘养阴丸’为例,药材需要特定的炮制方法处理后才能用,如生的附子是极毒药,一定要经过专业制药师傅砂炒特制去毒方能入药。养阴丸配方中的附子,是用《中国药典》中的炮制方法使附子发挥其补助阳气的功效。
图为炙甘草(左)及熟地黄(右)
养阴丸中的甘草,用的是“蜜炙”过的甘草—炙甘草,经炮制后药性由凉转温,更重于益气复脉。另外我们采用的熟地黄,经过笼蒸法炮制,使其从清热凉血,变成了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味道甘甜。
图为肉桂
肉桂药材微火低温慢烘的时候,更加考量药匠水准,必须小心控制火候,以免温度过高导致“香散色变”。一旦火力过猛,更会先油后枯,导致药材无法使用。陈皮不但要选道地新会陈皮,在入药前还要将温度小心控制在低温慢慢烘烤才能发挥药用价值。”
位元堂百年来一直明白制造药品必须符合严谨的品质标准,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位元堂炮制药材的过程在香港自设独立现代化生产设备并符合PIC/S GMP标准的药厂内进行。任凭时代变迁,位元堂恪守古方正药,对药材对工艺的坚持不变,是位元堂这块“金漆招牌”始终被大众认可的原因。
>>上一篇:捷信金融满足消费者多元化 为线下商户带来新机遇
>>下一篇:荣耀手表2樱粉金 春季里无法抗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