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发起最后总攻夺取全面胜利冲锋号
2020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总有一些年份,会在史册里标注下熠熠生辉的印记:总有某些时刻,会在记忆中定格为令人难忘的瞬间。
2020年1月15日上午9时许,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宣布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长谌贻琴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是成绩单,更是冲锋号。16300字,115分钟,回顾2019年,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全省各族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展望2020年,宣示了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坚定决心。
会场内,谌贻琴省长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大礼堂。1300多名代表、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先后响起26次雷鸣般的掌声,传递的是欣喜、是赞叹,是厚望、是期待!
会场外,17.62万平方公里的贵州大地,高扬团结奋进的主旋律,凝聚拼搏创新的精气神,激荡苦干实干的正能量,奏响后发赶超的最强音。
“今年的报告篇幅比往年更短,但内容更实”“报告文风朴实、语言精炼、金句不断,有思想、有力度、有激情”“报告充满了感恩奋进的正气、决战决胜的锐气、后发赶超的志气、开创新局的勇气”……代表、委员和网友纷纷点赞。
孙志刚书记在闭幕会上满怀豪情地说:“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鼓劲加油的大会、决战决胜的大会,开出了总攻的决心、奋进的共识、胜利的力量!”
牢记殷切嘱托 凝聚各方智慧
报告的形成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是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
——主线贯穿始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这是贯穿贵州全部工作最鲜明的主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报告起草工作。孙志刚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谋划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报告起草奠定了基调。谌贻琴省长担任报告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全程指导工作专班起草报告,对主要段落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2019年12月3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报告。2020年1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报告。
在起草过程中,谌贻琴省长明确要求,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贵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线问政问计
智慧在基层,办法在一线。2019年是全省政府系统深化落实年,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研究问题、破解难题。
谌贻琴省长多次深入贫困县调研,其中两次到深度贫困县纳雍,走访最贫困的乡、最边远的村、最困难的农户,并在土补村、菜子地村等地现场督办解决群众就医问题。
调研民营企业发展时,谌贻琴省长要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降成本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在沿河县沙子街道楠木村,谌贻琴省长询问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有没有问题、医药费报销了多少、过年有没有肉吃,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用心用情把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贫困群众如期全部脱贫。
……
调研发现的问题,列为报告要破解的难题;群众提出的愿望,成为报告要落实的举措。
——连线各方各界
涓涓细流汇民意。元旦前夕,100多份《政府工作报告》发往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
2020年1月3日,谌贻琴省长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副省级以上离退休老同志、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职工,以及部分企业、行业和网民代表意见。相关负责同志到省政协、省总工会等征求意见。
一句句箴言、一条条良策,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为报告起草贡献智慧。起草工作专班梳理出400多条意见建议,每一句每一条都认真研究、充分吸纳。
滴水穿石,玉琢成器。报告从草稿、讨论稿到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历时90多天,经过60多次修改打磨。为高质量起草好报告,起草工作专班加班加点、连续奋战。
“两会”期间,孙志刚、谌贻琴等省领导深入各代表团,并参加政协联组讨论,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大会闭幕前夕,谌贻琴省长与报告起草工作专班同志一起研究,将与会人员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又对报告作了12处修改。
1月19日下午4时许,在热烈的掌声中,报告高票通过,成为全省上下的行动纲领!
极不平凡的一年 极其丰硕的成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19年,面对风险挑战明显上升、诸多矛盾交织叠加的形势,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工作定力、作风定力,奋力拼搏、顶压前行,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良好势头。
——这是脱贫攻坚大决战的一年
战鼓擂动,捷报频传。全省上下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接续发起“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坚决打好“四场硬仗”,狠抓新一轮“五个专项治理”,脱贫攻坚取得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我省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变为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贵州搬迁人口规模约占全国的1/6,相当于冰岛全国总人口的5倍多,是一次奔向幸福的壮阔大迁徙。
“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我们一家4口如愿住进新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从江县搬迁群众张先金难掩内心的感激和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142位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我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与会同志心潮澎湃、激情涌动,英雄事迹传递感动、激励人心。
——这是农村产业革命新突破的一年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省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专题研究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12位省领导领衔推进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抓得又紧又实。
贵州农业实现革命性突破,蔬菜、茶叶、食用菌、水果和辣椒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9%、10.7%、27%、16.7%和19.6%,坝区亩均产值增长30%以上,种植业增加值增长8.3%,农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
在毕节赫章,小香葱替代老玉米,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有了这个香葱基地,我不出远门,一天至少挣七八十”“做得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踏土村的村民们争着给记者算“收入账”。
“广进黔菜”“黔菜入沪”,成为热词。天刚蒙蒙亮,织金县以那镇五星坝区10余名工人就忙着装车,把刚从基地采摘的新鲜小瓜送往广东。据悉,每天就有53吨贵州农产品涌入广州市场。
——这是实体经济壮筋骨的一年
实体经济是发展的家底、发展的本钱。10位省领导领衔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基础材料、基础能源、优质烟酒、清洁高效电力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十大产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在“万企融合”大行动引领下,2280户企业与大数据融合,核心应用“上云”企业超过1.5万家,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1,大数据引领作用越来越显著。
工商界代表说,“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就是振兴贵州经济的十艘航母”“从‘制造’到‘智造’,贵州现代工业体系越来越完善”。
——这是基础设施再跃升的一年
12月16日上午,一列C6008次动车驶出贵阳北站,一路风驰电掣开往成都。成贵高铁全线通车,毕节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贵州交通格局的深刻变化,极大提升了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开启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高铁运营里程达143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中型水库投运县增加到76个,天然气输气管道联通49个县,出省带宽达到1.2万Gbps,5G正式启动商用……
一个个闪光的数字,记录着一代代贵州人“闯关破障”的艰辛历程,印证着贵州基础设施“跨越发展”的光辉成就。
——这是环境优化显成效的一年
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是贵州两大发展优势。好空气带来“人气”、好服务集聚“和气”,让贵州有更多“财气”“福气”。
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持续抓好“双十工程”,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全省森林覆盖率58.5%,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优良,贵州生态文明“金字招牌”越来越靓!
坚决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235亿元、降费82亿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685亿元,建成“一云一网一平台”,用好“服务民营企业省长直通车”,开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可以说,为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下了大决心、花了大功夫、取得了大成效。全省新增市场主体50万户、总量突破300万户,市场活力充分激发。
“我觉得,贵州山好水好人也好,服务高效又周到,投资兴业潜力大、前景好。”一位民营企业家代表谈到。
——这是民生保障更有力的一年
民生事虽小,枝叶总关情。压减省级部门一般性支出10%,民生类重点支出4003亿元、增长13.5%,城镇新增就业78.49万人,居民收入增速继续跑赢经济增速,教育、医疗等领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新增三甲医院3家、儿童医院3家,以后看病更方便了”“乡村孩子不仅吃上了营养餐,还能远程享受城里优质教育资源”……基层代表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
2019年,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团结奋斗、一起攻坚克难,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了极不平凡、精彩纷呈的一年。
决胜大考之年 交出优异答卷
2020年,我们要赢得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考、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考、“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大考,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期终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质量脱贫硬任务: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
——高质量发展硬任务: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97%,森林覆盖率达到60%,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5%以上。
——高质量惠民硬任务: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一个个硬指标、一项项硬任务,体现的是民心,提振的是信心,彰显的是决心。
与会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这些预期目标,既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又契合贵州省情实际,既充分考虑风险挑战、又深刻把握难得机遇,既积极稳妥、又“跳起来摘桃子”。
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高质量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必须严防死守各条底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这“四个必须”,来自于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贵州改革发展长期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原则。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谌贻琴省长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撕掉贫困标签 实现千年梦想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要在全省来一场脱贫攻坚“大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4000万各族干部群众将共同创造这一历史性伟业、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共同分享这一历史性荣光。
贫困不是宿命,决胜就在今朝。脱贫攻坚到了总攻全胜的最后关头,决不能出任何问题、决不能有任何闪失、决不能留任何遗憾!报告绘制了“五战”作战图,挂牌督战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一鼓作气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战,乘势而上打好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突破战,咬定目标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持久战,众志成城打好脱贫攻坚协同战,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历史性地撕掉贵州延续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压实最严的责任
越是最后关头,越要“响鼓重锤”。
报告提出,坚持省市县分级负责,省领导重点挂牌督战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3个拟摘帽贫困县,并延伸挂牌督战到村;市县挂牌督战其他有剩余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
督战责任具体落在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及其他省委常委、定点扶贫联系省领导肩上,阵容空前、力度空前,层层压实、步步压紧。
一位来自深度贫困县的代表满怀信心地表示:“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既督又战,我们底气更足了,一定拿出百倍斗志、付出百倍努力,守好自己的阵地,坚决夺取胜利。”
——紧盯最后的堡垒
越是最后关头,越要“不落一人”。
总攻全胜,没有任何退路。报告提出,坚决啃下最后“硬骨头”,确保上半年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逐一对账销号,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我们将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对所有脱贫摘帽县开展普查,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整改清零。
“我们在政策上聚焦靶心,时间上留有余地,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完全没有问题。”省扶贫办的同志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集中最猛的火力
越是最后关头,越要“三军用命”。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报告对自身发力与争取帮扶给力作出周详的安排部署,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
在重重大山里,4.5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4000多名东部帮扶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默默奉献。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拓展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企业帮扶,抓好文军、旅游、消费、生态等扶贫,广泛凝聚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
天雨不润无根之苗。必须强化扶志扶智,健全造血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光等光靠不是法子,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多人帮助,我们自己也要争气。”威宁县石门乡的贫困群众这样说。
——实施最细的举措
越是最后关头,越要“必作于细”。
“两不愁三保障”要落细落小落实。“七长”责任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堂”;村医培训,让每一名乡村医生都既有“仁心”又有“妙手”;危房改造和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让每一个贫困家庭都住上“安居房”“放心房”;完善饮用水水源设施和输水管网,让“干净水”“放心水”流进每家每户……
农村产业革命要落细落小落实。发展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让土里长出“金疙瘩”、树上结出“金元宝”;发展精深加工,让农产品“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推动“七进”、建好“菜篮子”基地,让农产品找到“好婆家”;建立牢固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稳定获益、腰包更鼓……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要落细落小落实。推进安置区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让老老少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加强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让迁入的劳动者强技能、有工作;推动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进社区,让搬迁群众更加深度融入城镇,加快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同心协力、拔除穷根,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英雄的贵州儿女!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高质量发展是“竞技场”“大擂台”。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难度大、任务重。报告用八个“坚定不移”安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这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化贯彻,对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谋划,“任务书”十分明确、“路线图”十分清晰。
——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强引擎”
“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发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壮大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动能,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报告对振兴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
“用‘大数据+’提升煤炭采掘智能化水平,开启煤矿‘无人驾驶’模式,‘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煤炭工业新时代到来了!”来自科技界、能源界代表说。
——让协调成为高质量发展“最足后劲”
协调发展重点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报告提出“城镇化是最大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提升贵阳省会城市首位度,推进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支持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做大做强,提升城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以“六网会战”为抓手,大力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一位来自贵阳的代表兴奋地说:“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释放扩大投资、拉动消费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构建未来万亿级城市经济圈。”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报告鲜明提出“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对坚持铁腕治污、加快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等,作出详细安排。我们将继续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深入推进“双十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上取得新进展。
“优良生态环境是我省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讲出了我们的底气和心声,我们将继续把生态优势巩固好、提升好、利用好。”一位来自环保战线的代表说。
——让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活力”
“依靠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着力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谌贻琴省长的话掷地有声,亮出了开放的诚意、开放的决心、开放的硬招。
报告对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狠抓产业大招商、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将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更大程度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采取超常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一位民营企业家说:“我们并不需要什么特殊政策,只要市场环境公平公正,我们就有充足的阳光雨露、广阔的发展前景。”
——让共享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
“我们要以百姓心为心,围绕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这是浓浓的民生情怀、暖暖的民生承诺,必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各项事业作出贴心的安排。我们将进一步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把更多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打铁还要自身硬。报告提出,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把今年作为全省政府系统“效能提升年”,着力打造效能政府、法治政府、节俭政府和廉洁政府,大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决胜大考之年开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坚决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相约2020,迎接大考、赢得大考,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发起最后总攻、夺取全面胜利的冲锋号已经在贵州大地吹响!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双胜利”,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文字和照片由贵州省扶贫办宣教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