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这是古人对于蒙顶山的看法,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蒙顶山是蒙顶黄芽的产地,蒙顶黄芽的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古时即为贡品,历朝历代皇帝专用,新中国成立后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蒙顶黄芽属于黄茶,在中国六大茶类中,黄茶产品极少,蒙顶黄芽即为其中极品。我们可能疑惑,传世千年,多少珍品已然遗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蒙顶黄芽为何安在?
或许有一个人可以给我们答案——蒙顶黄芽非遗传承人余孟聃先生。
(余孟聃-眼神坚定坚守初心的非遗传承人)
余孟聃先生出生在黄茶世家榷墒号,几代人,几辈子都在遵循盛唐时期古法做着蒙顶黄芽,我们可能不清楚这当中是怎样的坚守。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所有人都在被催着往前跑,再多的坚持都已被放下。而余孟聃先生和他的家族却几辈子都守着这一款茶,多少纷扰皆抛脑后,功名利禄不值一提!感动我们的,是这份始终如一的初心。
皆知蒙顶黄芽制作精细,有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等十余道工序,榷墒号古法蒙顶黄芽更是异常复杂。这些工序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中却极难把握,每一步都需要制茶人的匠心。过程中稍有不慎,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这样繁复的制作过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些人中途放弃,而余孟聃先生却坚持了下来。
余孟聃先生12岁就开始学习家族传承茶系里最为难做的古法蒙顶黄芽。由于对鲜叶原料和制作过程的要求极高,在最开始的三年,他也曾迷茫不已,只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经验,直到15岁才慢慢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到如今,余孟聃先生一直传承着这门传统技艺,这些复杂而又繁琐的事情对他而言也早就变成了习惯。
因着精细繁复的制作工艺,蒙顶黄芽珍贵异常却没什么利润,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按照传统工艺去制作。因此,即使现在市面上依然有不少的蒙顶黄芽,但大多是鱼龙混杂,那道古韵始终难寻。
余孟聃先生是目前寥寥无几的能完整复原盛唐古法黄芽工艺的非遗传承人之一,他所做的黄芽从原料开始就坚守古法,按标准人工采摘七万颗上品嫩芽,经过严苛的制作,最终只能制成一斤古法蒙顶黄芽。这万中挑一的精品,是余孟聃先生家族几代人的坚持,也是蒙顶黄芽传世千年的真韵所在。
如今我们谈到非遗传承人,内心都充满了敬佩,可若要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对我们来说却是难的。对余孟聃先生来说,他所坚持的制作工艺早已不仅是一种工作而已,更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它是融在血脉里的荣誉,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单个人的事情,可余孟聃先生却把它当作自己的责任扛在肩头,几代人来,在榷墒号薪火相传的不只是技艺,更是一种信念。
(余孟聃先生-生活处处是禅意)
“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一盏蒙顶黄芽,平添了历史婉转而过的风情,当中是几代人赋予的深情。
茶中有禅,由世味煎熬。余孟聃先生从出生开始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热衷于识茶学茶制茶,而他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同于商人的利益至上,余孟聃先生没有选择更多地去追求利润,而是从一而终地延续着传承,因为他始终相信,在茶文化日渐普及的今天,在饮茶习俗逐渐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当下,蒙顶黄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我们缺少像余孟聃先生这样的传承人,我们也需要余孟聃先生这样的传承精神,因为我们知道,非遗传承路,一直是道阻且长。当今社会,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停下他们奔忙的脚步。时代的喧嚣声浩大,很多人在茫然中丢失了初心,而余孟聃先生,却凭着一身的孤勇,带着记忆和梦想,默默守护着,默默传承着。
有余孟聃先生这样的人在走着蒙顶黄芽的传承之路,我们应该放心!茶禅一味,存乎一心,余孟聃先生的心早已与蒙顶黄芽相连。
在某个茶香悠扬的午后,俊秀的蒙顶黄芽在茶盏中浮沉,光影在庭院中掠过,古韵再次飘起芳香,世代的坚守,终会有回响。
>>上一篇:美国留学中介解析:留学中介排名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