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进补,明年打虎”,一句俗语道出了冬季进补的重要性。
但冬季进补不能盲目,进补也不是什么有营养吃什么,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北方干冷、南方潮热、东部湿重、西部风大,不同地域的不同特征,决定了不同地方的人,要选择不同的进补方式。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 采访多位专家,根据不同人群的地域和体质特点,量身定制最佳进补方法。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国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其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欣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何泽云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陈润东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王志红
5大区域各有进补重点
北方: 东北热补,西北润补
同样在北方,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冬补”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些差异。
东北:多吃温热之品
东北气温低,风寒感冒、呼吸道疾病、骨关节性疾病易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遇骤冷易突发急性心梗、卒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其伟介绍,中医上讲干冷需要“热补”。
冬令进补最好选择羊肉、鹿肉等温热之品;天冷人们出汗少,不妨做菜时加点生姜,有助发汗散寒。
独具东北特色的人参酒、参茸酒等,对强壮补身、御寒助阳很有效。
西北:润补去燥
西北地区的冬季除了不亚于东北的严寒,更添一分“燥气”。
冬季除了需要“热补”,还应加强“润补”,即多吃滋阴润肺之品,蜂蜜、莲藕、百合、杏仁、白果、银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日常多喝水,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损伤肺津。
推荐两款药膳粥:
润肺银耳羹 (西洋参3克,北沙参、天冬、川贝、白芨各6克,装入纱布袋内,加水100毫升,煎煮1小时。干银耳25克泡发后加入其中,文火煎煮至黏稠,调味勾芡即成)养阴清热、益气生津,可治疗久咳少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
百合粥 (百合30~50克,粳米50~100克,加水煮粥)润肺止咳、养心安神。
东南: 大雪开补,羊肉当先
东南地区的冬季阴冷潮湿,消化系统疾病高发。
补得太早容易上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提醒,真正的进补还需等到大雪节气以后,补得太早反而容易上火。
萝卜有助通便,减少便秘和胃肠胀气。
南京人有进补吃羊肉的习惯,有助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中部: 保暖防湿,养肾为主
中南部地区冬季雨雪天气较少,温度多在冰点上下。
保暖防寒湿,清补为主
中南地区人们喜食油腻、辛辣、厚味之品,脾胃功能和运化体内水湿的能力通常不太好,大便偏干、失眠的病人较多,尿路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饮食应该清补,莲子红枣大米粥就是一款比较适合全家人的食补方法。
岭南: 多食大葱,注意泻火
岭南的气候特点是四季不分明,全年以湿热为主。
防湿邪伤身,不必强调补
只要注意夏季防止湿热邪气伤身,冬季大可不必额外进补。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润东强调,中医治法有补虚与泻实之分,通过这两种不同手段,实现同一个目的:阴阳平衡、祛除疾病。
冬季一碗粥最养人
八宝粥可健脾养胃,冬季煮八宝粥可用红豆代替绿豆,以减少凉性;小米牛奶冰糖粥也很滋补,但胃病患者不宜多食甜粥,可在粥中添加少许姜丝或陈皮。
冬季宜多吃大葱,大葱补气温阳通便,与羊肉、萝卜一同煲汤、粥最好。
西南: 初冬补阳,冬末滋阴
云贵高原冬季气候阴冷湿寒,四川盆地则潮湿多雨,早晚温差大,湿寒对人体的侵袭较重,初冬进补以补阳为主。
羊肉火锅是很好的食疗方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王志红介绍,羊肉火锅是一道非常好的冬季食疗方。
羊肉性温能补阳,火锅中的调料辣椒、花椒,性味辛温,具有驱寒除湿、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等功效。
冬季还易出现“寒于外,热于内”的体质,不可急于清热,而要通过滋阴生津以除燥热,可多吃滋润类的食物,如百合、藕、银耳、萝卜、蜂蜜等。
4种“体虚”对症下药
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
气虚: 人参是最佳补品
症状: 易疲劳,没有精神,常感觉乏力;舌苔较淡、舌体较胖且有齿痕。
食补: 建议多吃补气健脾的食物,山药、莲子、糯米、小米、黄米、大麦、胡萝卜、栗子等。
药补: 如果虚症较重,一动就气喘吁吁、气短,甚至乏力到连路都走不了,并且声音低微时,就要抓紧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药。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介绍说,人参是应对气虚的代表补品。
气虚而稍偏热的,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者,建议服用西洋参;
气虚偏寒的可服用红参(高丽参)进补;
单纯气虚的可服用白参(生晒参);
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
血虚: 上火别吃阿胶
症状: 失眠、头晕、脸色发黄、指甲发白、嘴唇颜色偏淡,舌苔厚;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等。
食补: 桂圆、大枣、乌鸡、黑芝麻、鸡肉、红糖、赤豆等。
药补: 如果头晕、心慌很严重的情况下,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贫血,就说明血虚较严重。此时合适的补品为阿胶、当归等。
阿胶实际上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血虚者。
在没有食积、淤血、气滞、湿邪等情况下,才较适合服用;
如果有热邪,上火、小便呈黄色、口中生疮、嗓子疼等情况,建议不要服用。
阴虚: 胖人别服六味地黄丸
症状: 最典型的是五心烦热(两手手心、两脚脚心、心口烦热)、口眼干燥,体型偏瘦。舌头依稀可见如同土地干旱后的小裂纹、舌苔较少、舌体发红。脾气相对暴躁。
食补: 银耳、木耳、海参、山药等。同时忌辛辣,少羊肉、辣椒。
药补: 有些阴虚严重的人身体燥热,医生可能建议其使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的药物。
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有严格的适应证。
比如胖人服用,可能影响脾胃功能;
有腰膝酸冷、喜暖畏寒等明显肾阳虚症状者,也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阳虚: 用错鹿茸可能烦热不安
症状: 手脚发凉、心慌怕冷、容易起冻疮、体型偏胖。
食补: 羊肉、牛肉、鳝鱼、泥鳅等,适量加葱、生姜、胡椒等调味。
药补: 补阳药物主要有鹿茸、肉苁蓉、菟丝子、冬虫夏草等。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可磨粉或浸酒后服用。但阴虚内热者别服用,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
同时,男人40岁前、女人45岁前无需补肾。
进补要“循序渐进”
专家为进补人群提出4点建议:
1.一般人不用吃补药
如果体质没有虚得特别严重,好好吃饭、加强锻炼,平时注意多吃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即可。
进补前要先咨询经验丰富的中医,以免补出问题。
2.注意循序渐进
正常人服补气的药1天别超过3克,若是熬制成汤的话,别超过半碗。
3.学会察觉是否补过了
如果流鼻血、腹泻、腹胀、口生疮、上火、小便黄、大便干,胃口变差等情况,很可能是补过头。
4.中成药不能随便吃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自行购买的话,建议开始时服用常规量的一半。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感冒发烧、有炎症、患有感染性疾病等情况,都不宜用补药。▲
本期编辑:王晓晴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高阳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赵瑞 崔玉艳 胡翠娥
>>上一篇:在家就可以轻松DIY的唇部磨砂膏 省钱又有效!
>>下一篇:减肥路上绊脚石!快和这些高热量食物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