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餐饮业就是良心活。”
可见,这个行业里水有多深。
有些没良心的商家
会在背后做什么手脚?
调味品:全是一堆化学品
肉料替代物——一滴香、珍骨高汤精
想喝肉汤,肉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料,然后加上必备的辅料和调料,熬上两三小时,这是常识。
然而,如果你有了一份肉汤调料,不需要任何肉,半小时,清水一烧开,一份新鲜味美的高汤就出炉了。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关键就在调料。
一滴香主要配料为肉类提取物、各种香料等。瓶盖尽管密封得很严实,但是浓浓的香味还是滚滚散发出来。有摊主说:“加在米线汤、火锅汤和汤面里。起锅的时候,用筷子蘸下,滴一滴就行了。”
香油代替物——芝麻油香精、魔油
拌菜、做汤,为了闻着香,会放点香油。而调味品市场,有比香油香一百倍的香油精。
芝麻油香精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名字中有“芝麻”二字,可其本身和芝麻一点关系都没有。
据北京某批发市场调料摊主介绍,“很多香精遇到高温,不到一分钟,它的香味就没了。这个牌子的遇见高温后,香味还飘着呢。”看其配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为食用油、天然香辛料。
魔油可以广泛用于麻辣素食、肉制品凉拌、酱卤制品和火锅调料等。
大蒜替代物——大蒜精、大蒜粉香精
在北京某批发市场,大蒜香精因为销量好,有时会卖断货。摊主说,“怎么都比买大蒜便宜,很受饭店老板们欢迎。”
大蒜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大蒜提取物,区别在于其他成分不同,比如某大蒜精油主要成分为天然植物油脂、大蒜提取物、食用香料、天然香料、呋喃酮等。包装上介绍说,香气丰富浓郁,能赋予制品天然逼真的大蒜香气,留香持久。
除了大蒜精油,还有大蒜粉香精,某品牌大蒜粉香精主要原料为甜味剂、加强剂、强效诱食剂等。
辣椒替代物——辣霸、辣椒精、辣椒素
麻辣香锅、香辣蟹、变态辣鸡翅,全国各地几乎都是辣菜当道。在调味品市场,辣椒替代物有油性和水性两种。油性的辣椒精或辣椒素只是漂在上面,汤表面一层辣,汤里面则不辣;水溶性的是溶于水,吃起来从里到辣外。
某品牌辣椒精配料是辣椒提取物和植物油;某水溶性辣椒精的配料则是辣椒油树脂和丙二醇;某辣椒精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碱(所有辣味成分)、辣椒红色素、蛋白质、有机糖、维生素等。
香辛料替代物——弥香膏、麻辣烫香膏
在批发市场,一位摊主指着叫“弥香膏”的调料说,“这个卖得很好,烤串、麻辣烫都在用,做汤、火锅、卤等都可以用。用了这个后,吃的人是越吃越想吃,但是有一个过程,不能断,要长期吃。”
店主所说的“弥香膏”由天然香辛料、精油骨素、骨油秘制复配而成,里面还含有罂粟皮和罂粟油,一斤能配330斤汤。
与弥香膏用途广泛不同,麻辣烫香膏是专门用做麻辣烫,比如某品牌的麻辣烫香膏配料中有水、肉类提取物、优质辣椒、麻辣增味剂、增稠剂、山梨酸钾等。具有浓郁的麻辣香气,并有掩盖异味的功能。
油盐:一餐吃掉两天的量
调查显示,在外吃一餐,其脂肪摄入和盐摄入最多能顶两天!
川菜首当其冲
调查结果显示,北上广三地川菜馆中每人每餐摄入的钠为5.479克、脂肪为97克、蛋白质为80克、能量为1517千卡。而中国营养学会所推荐的居民每日膳食参考摄入量为钠2.2克、脂肪53~80克、蛋白质75克。
这就意味着那些吃川菜的朋友们一顿饭就吃进了两天的钠、脂肪和一天多的蛋白质!
清淡粤菜也不健康
在被调查的粤菜馆中,每人每顿平均摄入的钠含量为3.5克,脂肪和蛋白质均为66克,是中国营养学会每日推荐参考量的一倍多。
饭馆中提供的食物,基本上是:谷类食物少、动物性食物多,能量、脂肪和钠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在家用餐。所以,常下馆子的人,不得“三高”反倒是意外的事情了。
小贴士:在外就餐记住这些
01
菜色浅一点
过分艳丽的菜色难免加了色素。以鲜榨果蔬汁来说,100%果蔬原料榨出的汁,颜色不会很鲜艳,很快会氧化变色。尤其是久煮不变色的红汤和辣椒酱等,可能非法加入了化工原料,千万不要吃。
02
香味淡一点
自然之菜香,往往醇而不浓,久而不烈。刚上菜时香气扑鼻,但香气不持久,只有开始一闻出的头香,没有原料天然的持久香气,这样的菜一定加了香精、香料。
03
口味清一点
尽量少点过分香、鲜、辣的菜肴。菜肴中的盐和味精尽量少些。
04
素菜多一点
大部分人点菜的比例是荤多素少,酒多饭少,油多汤少。结果是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根据膳食平衡原则,蔬菜、豆类制品要占总菜量的一半以上。少吃用油煎、炸的菜肴和点心。
05
品种杂一点
一是分散风险,二是均衡营养。
06
总量少一点
少吃长寿,少吃安全。什么菜都吃一点,什么菜都少一点,不要因为喜好某样菜而偏食多吃。许多风险都是偏食某种食物造成的。万一吃到一种有毒的菜,吃的量少,毒性就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果汁被拉进黑名单,美国儿科学会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