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Josef S. Smolen,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前主席、全球达标治疗最重磅的倡导者
戴生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教授
古洁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
连 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近日,广州——全球达标治疗最重磅的倡导者、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前主席Josef S. Smolen 教授应邀来华,开启了以风湿疾病达标治疗(T2T)为主要内容的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巡讲之路。
Josef S. Smolen 教授
数据显示,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的患病率为0.32%-0.36%,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的患病率为0.3%。据此估算,我国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人数将近一千万人。由于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因而这两种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晨起僵直1小时要尽快做检查
一般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发病之初的2~3年中超过70%的患者会发生骨质破坏,1/3的患者关节弯曲变形,最终导致功能丧失,出现残疾。因此,类风湿患者一定要抓好前两年的治疗关键期。
有些患者,早晨起来,会感觉到手指僵硬,难以伸直,其实,这就是类风湿最常见到的症状,一般晨起后的1个小时连续有僵直发生,那么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要等到过了2~3年,骨质已经遭到破坏,那么无论从治疗效果上还是功能恢复上都不会太理想。
抗炎达标是治疗关键
“那种认为一旦得了风湿病,就会致残的观点是过时的。但是炎症控制不好,或者疼痛减轻即随意减停药,的确是影响预后的负面因素。”戴生明教授指出:“抗炎达标,且早期达标是RA/ AS治疗的重点和关键。”2010年由全球风湿病学专家和患者共同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在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意见基础上,明确了达标治疗是RA临床治疗的核心策略。随后,这一理念逐步扩展至AS等风湿疾病治疗中,对疾病控制、患者预后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针对RA,达标治疗要求必须在风湿免疫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且要密切随访调整,病初每个月复诊调整,三个月全面评估疗效,不理想者尽快调整方案,从而尽快地达到临床缓解或者至少是低度活动。一旦临床缓解,每三个月到半年再复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Josef S. Smolen 教授解释说。
“在实施达标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第1年额外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可使此后的就诊次数减少,并且对于获得持续缓解的患者,可逐渐减停药物,长期下来可降低和节省更多费用。” 连帆副教授说到。
生物制剂使RA/ AS达标之路成为可能
我国的类风湿患者数量众多,规范治疗、尽早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类风湿缓解率与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和工作质量密切相关。目前类风湿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慢作用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植物药等等。生物制剂成为临床医生认可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类风湿的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古洁若教授介绍说:“2016EULAR指南推荐慢作用药3个月未改善,6个月未达标,存在预后不良因素即可加用生物制剂。作为最早进入临床使用的几种生物制剂之一,经过国内外长期的临床观察验证,依那西普在RA/AS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广大风湿病学家的认可。依那西普起效较快,不少患者在2-4周内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RA持续缓解,也使治疗中的减量维持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40岁后有这些特征,注定长寿!对照看您符合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