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健康 > 养生 > 正文

【周末推荐】人老病多 如何在医生帮助下有效治疗?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7-05-28 16:23:13   作者:gdqy

  导

  读

  人到老年,一人多病的情况较为普遍。以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共存者居多,这些病症会互相牵制、互相影响。在医生的正确帮助下,充分了解所患病症,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良好地控制病情。

  但遗憾的是,我们在门诊中经常见到一些老年患者带着近期的体检表、检查单或者处方单、病历来就诊,仔细一看总会发现一些指标没有控制好;再仔细问服药情况,错服、漏服不在少数;进一步了解治疗方案,有的欠合理,也有不规范。这些治疗不理想情况,大多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努力,加强沟通,得以解决。

  笔者根据个人临床经验,就如何优化治疗老年多病共存患者提点参考。

  合理就医 社区医疗是首选

  首先要切记两个“千万不要”:一是千万不要跟着广告走,二是千万不要一有病(急症、重病例外)就上大医院看专家门诊。现在各种媒体上的医疗广告大多鱼龙混杂,普通人很难鉴别选择,对于这些广告首先需要做到不盲从。另外,目前大医院常常是“人满为患”,医生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很难全面了解患者病史,难以为一个初诊的慢性病患者一次性制订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而初治方案的正确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疗效。

  对多病共存、需要多重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来说,主动让全科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可避免顾此失彼,更好实现优化治疗。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及经常的门诊医疗,社区医生能比较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从而对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更有针对性。若遇到疗效欠佳或出现病情加重时,可转诊到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专科会诊或诊治。除少数疑难病需收治住院外,凡可继续门诊治疗的,最好仍将上级医院专家对治疗方案调整的指导意见带回社区。

  制定方案 权衡获益风险

  我们在选择治疗措施时务必权衡治疗获益与治疗风险。有些疾病早期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心理疏导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不需要用药物治疗的就不用药物。有时在机体不能承受根治性治疗的时候(例如癌症晚期),不得不采用对症治疗、姑息治疗,或仅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

  老年多病患者的选药原则是疗效好(针对性强)、安全度高(低毒性)、给药简便(一天1次口服)和用得起(价格适宜)。一般可从相关疾病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中,根据上述四原则,筛选出最适合患者长期治疗的药物。例如,对普通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公认的首选药物应是二甲双胍,该药除有降糖作用外,又兼有减肥、防治脂肪肝以及保护心血管等作用。药物的剂量应适当减少,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以口服药为主,并应按时服用,例如早晨服降压药、晚上吃降脂药、临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及早8时左右服用激素类药等,治疗效果更好。这些治疗细节常被忽视,但却是优化治疗不可缺少的。

  避免依赖药物 基础治疗是基石

  我们发现,不少医生和患者都习惯地偏重于依赖药物来治病,结果所用的药越来越多,而疾病的控制仍不理想。其中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基础治疗,即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相关防治指南都把基础治疗作为该病治疗的基石,强调必须优先考虑,并贯穿始终。基本内容就是WHO倡导的“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