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健康 > 养生 > 正文

400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一半残疾!都因不遵循这三条治疗原则!|推广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7-05-21 23:12:40   作者:gdqy

  指导专家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曾小峰教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李梦涛教授

  中华风湿病学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刘升云教授

  类风湿关节炎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关节部位的疼痛和肿胀,手、足和膝盖为易发部位。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未知。

  日前,在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上,国内外风湿免疫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以及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治疗新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痛心!中国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半残疾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

  全球约有 2370 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中国约有400万患者,残疾率约为 50.3%。

  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绍,我国类风湿有两个特点:

  1患者群体大

  患者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数,但是 90% 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断与治疗。

  2患者的致残率高

  近五成患者2年内出现骨侵蚀,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现状。

  误区!没有缓解不了的类风湿关节炎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李梦涛教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李梦涛教授说,“没有缓解不了的类风湿关节炎。那种认为一旦得风湿病,就会致畸、致残的观点是错误、过时的。如果处理的好,症状可以完全缓解,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病情缓解不了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医生缺乏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二是患者依从性差,不到正规医院就诊。

  治疗:治疗应遵循三条原则

  李梦涛教授总结了患者治疗应遵循的三条原则:

  1尽早治疗

  在发病半年内尽早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对疾病的控制和预后可产生更好的效果。

  2强调联合治疗

  既要缓解症状,又要考虑到患者的全身用药,彻底控制症状,才是“标本兼治”。

  3强调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化验指标的异常程度,确定最有效的、没有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案,就是个体化的方案。

  此外,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访,以便医生可以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的剂量和疗程,要不要联合等等。有些药物要坚持服用一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有效,所以一定不可以随意减药、换药,擅自使用偏方。

  进展:新型口服靶向小分子药物两周起效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漫长过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密切影响疾病的缓解和控制,而给药途径是影响类风湿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众多药物。

  调查发现,虽然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效果明确、优势突出,但多种因素导致生物制剂停药率高达57%。相较而言,62%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愿意选择口服治疗。

  2017 年 3 月 16 日,中国首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口服 JAK 抑制剂尚杰获批,为医生和倾向使用口服治疗方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中华风湿病学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升云教授

  中华风湿病学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升云教授介绍说:“JAK 抑制剂只需口服一天两次,保存携带方便,两周迅速起效,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以极大满足患者诸多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相关文献:

  1.Mayo Clinic,「Rheumatoid Arthritis.」Accessed 14 September 2015.Available at = risk-factors.

  2.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The global burde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estimate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0 study.」Accessed 14 July 2015. Available at

  3.Li ZG, Nat Rev Rheumatol. 2015 May;11(5):313-7

  4.

  5.Mok CC, et al. Int J Rheum Dis. 2014;17 Suppl 3:1-8.

  6.Saverno K,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14;66(10)(suppl):S1043-S104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