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不安全,孩子应该远离疫苗”“喝酒脸红代表酒量好”……这些健康类的谣言迷惑过你吗?
近年来,谣言逐渐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一大隐患。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谣言传播的广度、迷惑性、传播性和危害性进行维度筛选,统计谣言在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热度,腾讯新闻较真事实查证平台近日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十大谣言排行榜。在腾讯“较真”沙龙上,政府官员、学者、知名记者,围绕医疗类谣言的形成机制和应对方法展开了一次热烈的讨论。
虚假信息传播易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如今社交媒体的信息量巨大,多元化的媒体环境给公众带来困惑。”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说。
正确、准确的健康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虚假信息的产生、传播,却效率很高,更易蔓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曾光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公共卫生是虚假信息的重灾区,公众关注度高,最易造成爆炸性新闻。比如,在2013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后,“口服碘盐能预防福岛核电站泄漏物质、预防甲状腺癌”的虚假信息传遍了中国,一夜间出现了排长队抢购碘盐的“盛况”。但事实的真相是,如果想通过吃碘盐防止核泄漏危害,碘盐必须食用达到两公斤。
“虚假信息没有成本,有先发优势,可以对老百姓先入为主。权威部门发布信息都非常慎重,需要论证。所以在传播中,正确信息比起虚假信息而言,是后发的、被动的,甚至会慢一两拍。”曾光认为,公共卫生之所以成为虚假信息的重灾区,还与网络发达、不严谨的传播者多等原因有关。
在沙龙现场,专家们指出,信息不透明、行政公信力差,也会助长虚假信息流行。另外,一些虚假信息来自于一些知名专家、社会活动家、媒体大腕、政府官员在不了解事实情况下的错误表达。
谣言的土壤是公众恐惧
“谣言传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微信朋友圈,谣言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范围非常广。”央视记者王志安说。
“有大量的谣言,往往不是出于恶意,谣言的扩散是靠人际网络传播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凌教授说,“比如长辈推送一条养生信息,是因为以此为真才传递的,这种人际网络的扩散很难制止。”
马凌认为,谣言还有拉近社交距离的作用,同时反映出公众的集体想象。所以,谣言传播的心理动机也是其无法停止传播的缘由。“公众历来的恐惧日渐积累,最后爆发为某个谣言反复出现,谣言也是社会自发的产物。”
“丢肾门”“缝肛门”等事件,因谣言包装,成为社会事件。虽然最终事件出现反转,但公众为何容易被谣言蛊惑,被事件煽动?这也体现出公众的恐惧、焦虑和不信任。
马凌解释,之所以有些谣言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出现,是因为辟谣之后,公众不轻易接受。“深层是跟公众的恐惧和担忧联系在一起的。”
综合治理来化解
由于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医学专业性又很强,缺乏医学知识的公众对谣言的辨别能力较低,这使得医疗话题极易滋生出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经过层层包装,逐渐变成了具有迷惑性的谣言,最终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一大隐患。
如何应对虚假信息?曾光认为,最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行政部门、权威专家应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反击虚假信息;另外,还需建立和应对虚假公共卫生信息的机制。
如何对信息追本溯源,校正不实信息,提高公众的鉴别能力?毛群安认为,这需要医学健康专业人员的参与,需要传播专家的指导,需要媒体的支持和帮助,要多考证、多查证、多质疑,然后准确地提供正确、权威的信息。
而化解谣言,马凌则提出需要综合治理。通过对健康知识、医疗卫生常识进行科普,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同时,官方、媒体等要有辟谣意识,加强辟谣力度。
作为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发起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新闻处处长刘哲峰介绍,希望通过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的科普,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同时,培养医疗自媒体,化解公众对医疗专业知识的误解,建立信息快速发布的渠道。只有建立多方渠道,政府、社会、媒体、公众合力,才能制止医疗类谣言“满天飞”的乱象,让老百姓能够对医学越来越了解,少点偏见、谣言,多些科学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术前为什么不能吃喝?全麻是种怎样的体验?让专家告诉你手术麻醉那些事儿
>>下一篇:调查丨选购牛奶时,你最关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