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和抑郁堪称一对
“难兄难弟”
”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已引起医学界乃至社会广泛的重视。今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主题就是“一起聊聊抑郁症”。但是,对于躯体疾病尤其是肿瘤伴发的抑郁症,公众仍知之甚少。一项国际调查表明,约20%的肿瘤患者存在抑郁症,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研究表明,严重抑郁不仅会降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还极有可能使患者产生轻生念头。一项对早期乳腺癌女性生存率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经焦虑、抑郁量表测评,得分高的患者5年内死亡率显著增加。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七科主任吴瑾教授指出: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转变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往往只注重于肿瘤疾病本身的诊治,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在这样的现状下,对癌症患者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就显得意义重大。
癌症和抑郁堪称是一对“难兄难弟”,它们之间的共病关系已成为姑息医学关注的焦点。吴瑾教授解释,突然检查出来的肿瘤会引起患者心理震动、心境低落,逐渐衍生出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睡眠差等抑郁症状;反过来,抑郁症又会助长肿瘤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对自身躯体、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及职场生涯、经济状况均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患者悲观绝望情绪,甚至自杀的风险。
“
肿瘤+坏心情
明显增加死亡率
”
吴瑾教授介绍,在成人癌症患者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生可增加39%的死亡率。癌症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在与罹患肿瘤但没有抑郁症的患者相比,病死率可高出近20%。世卫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上升为全球死亡和残疾的第二位因素,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在所有精神障碍中将位居首位。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罹患肿瘤的病程越长、诊疗越复杂,和肿瘤相关症状持续的时间越久,患者并发抑郁的几率就越大。
癌症患者所伴发的抑郁症,是由疾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环节交互催生的结果。吴瑾教授解释说,肿瘤患者出现抑郁症的原因,是因为疾病本身及手术、放疗、化疗所致的组织损伤,促进了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改变了患者体内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出现悲观、失眠、兴趣丧失、无价值感等一系列抑郁症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很多医生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而忽略了对肿瘤患者抑郁症的进一步筛查和干预,导致肿瘤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
及时疏解心理问题
重返健康之路
”
国外研究表明,约3/4伴有明显抑郁情绪的癌症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心理评估或相关干预,这使得抑郁症、焦虑症在肿瘤群体中的漏诊率居高不下。时下,尽管对于抑郁症的筛查有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等多种量表,但临床使用率较低。分析原因,吴瑾教授认为,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大多数未经过专门的精神科专业培训,对心理评估把握不准;而患者因为病耻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更不会主动向医生讲述自己的内心痛苦。
目前来看,胰腺癌、胃癌、口咽癌、肺癌及终末期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肿瘤分期较晚、躯体症状多且严重、社会支持少、沟通和适应不良,以及年轻的患者,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亦较大。吴瑾教授告诫,对这部分患者可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联合应用患者健康问卷-9进行重点筛查,然后依据抑郁症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干预手段。如对于中度抑郁症患者,可由专业人士进行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同时可酌情考虑辅用抗抑郁药物。
吴瑾教授指出,癌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情况相当普遍,如能及早识别、尽早干预,就能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增强其对于治疗和生活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避免因抑郁加重而带来的自杀、伤医等恶性事件,有助重返健康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