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健康 > 心理 > 正文

他真的爱我么?我不敢相信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20-05-13 10:39:46   作者:淇

在咨询室里,裴裴问我:“许老师,你说他真的爱我么?”

 

我问:“你觉得呢?”

 

她说:“他应该是爱的我,但问题是我却不敢相信。”

 

在情感咨询中,我经常遇到来访者对爱情有这种冲突的想法。

 

他们的伴侣可能包容、体贴、满足了大部分的恋人需求,但他们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短时间内对方可以忍受被质疑,但长此以往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裴裴说,她其实也很怕对方有一天会受不了而离开她,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这需要处理关系中的“失落感”。

 

 

失落感与扭曲事的幻想

 

什么是失落感?我们从起源说起。

 

它源自于我们1-3岁的时候。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开始出现家庭意识,通常女孩会比男孩早一些。

 

之前孩子一直认为生命里只有自己或自己和母亲,后来才发现家里还有个父亲。

 

紧接着小孩子就开始对不同性别的父母产生兴趣。

 

比如女孩开始想接近父亲,愿意跟父亲玩耍和亲近,与此同时还想远离母亲,并表现出对母亲的不感兴趣。

 

但这个时候孩子的愿望并不会进展的那么顺利。

 

比如妈妈会吃爸爸的醋,来阻碍孩子跟父亲接近,再比如孩子会发现无论她多么可爱,多么想亲近爸爸,但父亲最想亲近人还是妈妈等。

 

父母会在日常中共同做很多事情,这也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次要的位置。

 

例如父母每天一起睡觉,而将孩子放在另一个房间里单独睡觉;

 

再比如父母一起去买家具,然后将家庭布置成蓝色,而孩子却希望房间是绿色的。

 

父母在无形中会忽掉孩子很多情,因此孩子就会无法克制地出失落感。

 

 

但如果只是失落感问题就简单多了,更重要的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发现:“小孩子们会改变并歪曲实际发生的事件。“

 

他们会改变事实,并用幻想来填补这些失落感。

 

而且个幻想通常会是:认为父母是坏人、或是认为父母自己不好。

 

(孩童能意识到父母之间的性交关系,表示开始渐渐放弃永久独霸母亲的念头,这会让孩童体验到深度的失落。若无法忍受此失落感,孩童会产生被迫害的感觉。《俄狄浦斯情结新解-临床实例》)

 

比如有位来访者说她的母亲在她幼年时总是打她,但母亲却说我只是在她不吃饭的时候吓唬过她几次,从未真的打过她。

 

这样的错误记忆在心理咨询里会屡见不鲜。

 

然而更重的问题是,种感受不存在于小候,会被到成人世界。

 

在成人世界中,他们会把父母对自己的“坏”想成是伴侣对自己的“坏”。

 

结果导致无论伴侣是不是真心疼爱自己,最终都是“我不相信他会对我好“。

 

随处可见的例子

 

(1)

有位来访者告诉我,老公经常对她说:“少吃点玉米,吃多消化不好。”“今天按时吃药了么?感冒还没好,药不能断的。”

 

她一听到这样的话就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丈夫委屈地说:“你干嘛生气啊?我只是想关心你呀。”

 

但是她觉得:“这不是关心,你这是在控制我的行为。”

 

(2)

还有位来访者说:“我老公总是很忙,经常加班,这让我很苦恼。虽然他有时也会特意请假回来陪我,可我却依然感觉不开心。 “

 

我问她:“为什么呢?”

 

她说:“因为这不是他真心想回来的,肯定是因为怕我太唠叨了,才迫于压力回来陪我。”

 

我问她:“你老公也是这么认为么?”

 

她说:“不是的,他认为是他自己想回来的,但是我不相信!“

 

(3)

还有,在电影《春娇救志明》中,春娇和志明去台湾旅行遇到地震。

 

志明不停地呼唤春娇躲在桌下,还多次伸手去拉春娇,但春娇被吓得瘫软在地,不肯过去。

          

然而事后春娇却责怪志明抛下自己不管,只顾自己逃生,这让志明感到非常莫名其妙。

 

我们都看得出来志明并未丢下春娇不管,是春娇自己不肯过去。但春娇却对摆在眼前的事实视而不见。

 

 

 候,我更相信我所想的,而不相信我

 

真相往往并不人,而害大多是来自想象。

 

当你相信你所想时,你就总能找到理由来证明它是对的,但这一定会严重地破坏你们的关系。

 

怎么改变这问题呢?

 

改变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体察到幻想,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最终打破当局者迷的困境。

 

在《春娇救志明》里,春娇因为地震的事件而选择分手,但志明很想跟春娇复合。

 

然后志明就一次次地去跟春娇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而且不会抛弃她的人。

 

在他反复多次地证明之下,春娇终于相信了他,然后重归于好。

 

这是很多家庭治疗用来这个问题的方法,即一个人不停地怀疑、怀疑、再怀疑,另一个人不停地证明、证明、再证明。

 

当然这个过程也可能发生在咨询室里,来访者不停地怀疑咨询师对自己不够包容、不够有耐心,咨询师用专业的方法多次反复地告诉对方自己真实地想法,以此来破除来访者内心的幻想世界。

 

幻想一旦破灭,问题就不复存在。

 

但这种方法比较被动,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和匹配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找到就很可能会让你不断地经历失落感。

 

第二种做法是自己主动去承担失落感。

 

比如你一直想要个绿色的房间,但父母忽视了你的请求。

 

那么现在开始就接受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忽视或不在意,然后转化为:我现在长大了,我自己去实现我的需要;或我要跟我的伴侣一起去实现我当初的愿望。

 

当失落感能够被接纳时,你就会感觉到体内生出力量,然后就能够去更好地经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