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月经周期、天数到底在不在正常范围内?月经周期是怎么算的呢?
不急,今天我们来教大家如何正确地计算和检查月经!
一般来说,月经周期以两次月经的第一天的间隔时间计算,也就是这次出血的第一天到下次出血的第一天,平均28天,间隔21~35天也属于正常范围内。
不过,有那么一小撮女性群体,可能两个月甚至三个月来一次月经,只要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她们的月经也是属于健康的。
而来月经的那几天就叫经期。一般来说,从月经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持续的时间,女性经期正常为2~6天,平均为4~5天左右。
如果是存在月经周期过长,或者经期过长等可疑情况,实在担心,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
月经周期过长,原因可能是以下这些:
1. 内分泌失调
有可能是环境改变、过度紧张、精神打击等精神应激引起的反应,或者过度减肥、过度运动、药物等引起内分泌失调。此外先天性疾病或脑发育畸形及肿瘤等原因,亦可引起激素分泌异常。
2.子宫性异常
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破坏(如子宫内膜结核)、粘连等可引起月经稀发,甚至闭经。
3.卵巢性异常
卵巢先天性发育不良、卵巢功能异常、继发病变等均可引起月经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卵巢肿瘤等。
4.垂体性异常
指脑垂体病变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形成的病变,如垂体肿瘤等。
经期过长,原因可能是以下这些:
1.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均因内分泌功能障碍而引起经期延长。
2. 子宫粘膜下肌瘤
可因为肌瘤不断生长,侵犯了内膜,造成月经时间延长。
3. 子宫内膜炎症
可导致内膜坏死,血液循环不良,造成月经时间延长。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引起肌层的收缩和内膜的增强,导致月经时间延长。
总之,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女性一旦出现月经周期过长过短、经量过多过少,淋漓不尽、痛经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早就医,由专业医生排除疾病方面的因素,并对症调理治疗,避免耽误病情或者影响生育等。
如果是轻微的情况下可以调节一下生活习惯 作息 饮食方面的。
>>上一篇:高龄产妇流产后该如何备孕保胎?
>>下一篇:专家指导这样的宫寒要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