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信电器收购东芝 海信电视在南非和澳洲也已经占据市场第一位置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7-11-15 16:30:25   作者:胡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程春雨)“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东芝电视这一广告词曾风靡中国,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详。但从今以后,这个全球著名的日本电视品牌成为中国企业。

  海信收购日本东芝电视业务

  14日,市场间“海信电器收购东芝电视”的传言成为事实,海信和东芝联合发布公告证实收购事项。

  据海信电器与东芝株式会社的联合公告,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海信相关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确认,东芝株式会社还保留持有TVS的5%股权。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向记者表示,海信并购东芝电视业务是场双赢的合作,由于整个显示产业链逐步向中国转移,东芝固守东芝电视已经意义不大,与中国厂商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折现率最大化。

  东芝株式会社拥有着142年的历史,1960年东芝生产了日本第一台彩电显像管电视机,被认为是日本的“彩电之父”。

  上世纪80年代东芝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名噪一时,很多中国家庭以拥有洋品牌东芝电视自豪。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东芝、三洋曾号称日本彩电六巨头称霸全球市场。日本女星酒井法子的“新时代东芝”形象甚至成为了80后一代人的梦中女神。

海信电器收购东芝TVS,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

海信电器收购东芝TVS,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

  日本电视没落,出货量前五仅剩索尼

  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康佳、长虹、海信、TCL、创维等一批国内品牌崛起,东芝电视在内的外资彩电品牌不断受到挤压。到2010年,中国液晶电视销量当年超3500万台,东芝电视销量不到50万台。

  即使2010年东芝在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达1400万台、占全球市场8%,但在中韩品牌激烈竞争下,东芝2011年开始出现连年亏损,实施了数轮业务改革,仍未能重整旗鼓——在欧美市场退出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2013年底在中国停止电视机自主生产。

  现在东芝电视等日本品牌已淡出了全球出货量前五位置,咨询公司WitsView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总出货量前五电视品牌分别为三星、乐金(LG)、海信、TCL、索尼。相比2015年,三星出货量持平,乐金和索尼均出现萎缩,而中国品牌海信、TCL得益于国外市场的出货实现增长,分别为1330万台与1320万台。

 

国际足联与海信达成2018年FIFA世界杯赞助协议。

  中国品牌崛起,向全球进军

  近年中国电视品牌相继推出了全球性战略。海信的上述负责人说,以显示技术切入,海信正构建围绕家庭、社区和智慧城市的产业生态,推进全球战略。近年相继赞助了世界杯、欧洲杯、澳网、F1等顶级赛事。在美国及欧洲市场实现高增长;中国市场外,海信电视在南非和澳洲也已经占据市场第一位置。

  彭健锋认为,海信全球化战略已全面启航,通过并购东芝电视,借助其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海信、东芝双品牌战略可以迅速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同时,面对日益升温的专利问题,可借助东芝深厚的专利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电视全球年销量超过2亿台,以调查公司中怡康的2000元均价数据测算,电视产业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五至十年总产值超万亿元。当前由于LED/激光电视的爆发,行业或许开始重塑。

  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表示,收购后,海信将整合双方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加快国际化进程。

  东芝电视品牌未来是否会消失?根据公告,海信将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海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竭尽全力做好两个品牌的运营,加大全球市场的渗透率,向全球提供给有竞争力的智能电视内容运营服务,在日本市场实现高成长。目前,东芝电视销量位居日本市场前三(IHS),海信在日本市场是本土品牌之外市场份额最大的外资品牌。

 

资料图:2008年1月日本松下电器将公司名称改为“Panasonic”。

  不少日本家电品牌被中国公司控制

  海信收购东芝电视只是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中高端品牌崛起的一个缩影。目前,除索尼、松下外,以“日本制造”闻名的日本品牌家电业务不少被中国公司所收购和运营,成为原汁原味的中国产品,只是还挂着日本品牌的Logo而已。

  根据公开资料梳理,2015年12月,创维收购东芝印尼电视机及洗衣机业务;2016年3月,美的收购了东芝80%的白色家电业务股权等;之前,长虹收购了三洋电视中国业务;海尔收购三洋的白色家电业务;苏宁并购三菱重工空调在中国的品牌运营权;TCL收购三洋电视墨西哥工厂及品牌运营公司90%股权;鸿海收购夏普之前,海信收购了夏普美洲地区的电视业务及品牌授权,等等。

  电科技CEO徐建文称,短期看,索尼电视没有卖的可能;而松下电视已经撤出中国,其他在华业务正常,电视业务被收购不太可能,因为松下其他业务良好,还没到“卖孩子”的地步。

  不过在一些家电行业人士看来,按现在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公司吞噬更多日本品牌的脚步还会继续。

  彭健锋称,品牌国际化意味着要把生意做到数十个民族、文化、语言、制度不相同的国家,要取得当地消费者的认知、购买与信任是个漫长过程。中国制造业普遍品牌集中度不高,每个品牌单独搞国际化不见得都能成功,抓住日系品牌退出消费电子领域机遇,并购取得其品牌资产与专利资产,不失为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延伸——

  还有这些国际品牌被中国企业“买了”

  除了收购日本家电品牌外,中国制造企业这些年在国外让国人提气的“买买买”,不禁让人还想到了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3月28日,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这场中国汽车史上最大并购案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有声音认为“弱小”的吉利无力实现沃尔沃的复兴。但数据证明,沃尔沃成功摆脱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16年全球销量达534332辆,连续三年刷新销量历史记录。

  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外,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和摩托罗拉、海尔收购美国通用GE家电业务、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石油公司(Nexen)、TCL并购法国的全球第四大消费类电子供应商汤姆逊、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库卡、双汇收购美国猪肉制品企业斯密斯菲尔德、北京首农集团与中信农业收购全球最大肉鸭品牌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等,这些各个行业领域的并购都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完)
(清远编辑: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