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直播视频流出后,很多网友都为刘晓东点赞:“敬业,这是用生命在直播啊!”
连线当事人
“伞杆出现黄色细微电流”
昨日,本报记者连线当事人刘晓东,还原了事件的详细经过。
记者:当时什么情况?
刘晓东:9点钟,我和摄像同事一起出新闻。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巨响,瞬间我和摄像小哥从手指尖顺着手臂,仿佛蚂蚁爬过,紧接着手心传来一阵不太强烈的刺痛感,手握的雨伞杆上出现了肉眼能分辨的黄色细微电流,我们本能地扔掉了雨伞。
记者:有没有做相关准备?
刘晓东:当然有。我们当天决定9点做直播前,已经观察了一个小时,发现这近一个小时内没有雷电了,才开始工作的。
记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刘晓东:我们直播的地点位于4楼的一个平台,因为这里的背景几乎可以看到整个大连市区,以前也经常在这里直播。
记者:现场的人都被雷击了吗?
刘晓东:现场除了我和摄像,还有一个女同事,但女同事撑的是木质伞,而我和摄像用的是带金属结构的伞,所以女同事没有被雷击。
记者:以前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
刘晓东:以前我们经常这样出镜,也在类似的天气条件下做过直播,我们所处的地方也有避雷针,但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很意外。
解析
为什么遭雷击无大碍?
被雷击了为什么并无大碍?刘晓东根据多年经验判断,他和同事经历的并非直接雷击事故,而是感应雷击事故。从视频可以清晰看出,雷击点离他做报道的地点还有一定距离。
既然还有一定距离,为什么仍被雷击呢?刘晓东表示,雷雨云下方聚集大量同种类电荷,在下方地面会感应出相反种类电荷,这种电荷在高处、尖端、金属等地方大量聚集,一旦达到临界值,电荷就会击穿空气,在雷云和地面形成放电通道。这种在地表面聚集起大量电荷的现象,就是视频中所遇到的。刘晓东和同事看到的黄色电流,就是电荷大量聚集产生的放电现象,而摄像机中产生的嘈杂的噪音,就是电荷产生的磁场对设备干扰的结果。
提醒
不可手持金属体高举头顶
为防雷击,应当遵从4条原则:
一是人体应尽量降低,以免作为凸出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
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缩小(人的两脚别分得很开),以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
第三是不可到孤立大树下和无避雷装置的高大建筑体附近,不可手持金属体高举头顶。
第四是不要在水中游泳或工作,因为水体导电好,容易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