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不少,今年正好是robots协议提出20周年。20年前,荷兰籍网络工程师Martijn Koster首次提出了这个协议。作为国际互联网界通行的道德规范,网站按照robots协议上传相应的robots文件,告知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
robots协议的目的是保护网站数据和敏感信息、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侵犯。20年来,这个协议已经成为行业惯例,无论是Google、Yahoo、微软还是百度、搜狗,都自觉遵守,确保了互联网行业的有序环境和网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
然而,这一切都在两年前,随着360公司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被打破了。2012年8月,奇虎360无视国际通行的Robots协议,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通过360搜索和浏览器强行抓取百度等搜索引擎内容,不仅对百度等网站的产品和服务造成了侵害,也导致大量用户数据库、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内网信息被泄露,引发社会恐慌。 随即百度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360诉上法庭。
有文章指出,自360搜索推出以来,其违反robots协议,窥探用户隐私的问题便屡屡遭到各方的质疑和反感。之前微博网友zeracker指出360抓取用户账户、密码及订单、优惠码等信息,并晒出图片,让360浏览器抓取很多国内知名网游的后台订单、优惠码等敏感记录的行为尽显无遗。而360的抓取不仅让用户账户信息存在风险,邮件等信息也难逃厄运。细心的网友发现在使用360搜索时,360搜索居然会抓取IBM lotus domino 邮件系统后台和个人邮件文件存储地址。360违反robots(拒绝抓取)协议的抓取行为,将使用户邮件信息的内容,可以被搜索引擎抓取,更可以被网民搜索。
今年8月7日,百度诉奇虎360公司违反Robots协议案今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360公司违反Robots协议侵犯百度权益证据确凿,有违商业道德,属不正当竞争行为,责令360累计赔偿百度相关损失70万元。
两年过去了,robots协议也正好提出20周年,被称为robots第一案的这个360公司违反Robots协议案,在此时宣判确实别有一番意味。尤其是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作为一个网站内容老兵,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因为,通过这次宣判,终于看到邪不压正,违反robots协议必然要付出代价。然而,区区70万元的赔偿,总觉得与360违反robots协议的恶劣性质太不般配,违法成本如此之低,很可能让违反robots协议更加肆无忌惮。其实,作为互联网老兵,更觉得悲哀的是,连本来就是一个可以用来化解纠纷、解决问题的robots协议,却由于协议本身而非得闹上法庭才能解决。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老赖”“无赖”,脸皮厚到即便法院做出了强制,仍然不知悔改变本加厉,实在让人为其感到可悲。
>>上一篇:违反robots协议的搜索引擎与“窃贼”没有两样
>>下一篇:绝症女子欲捐献眼角膜 儿女含泪帮母亲完成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