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小琳两会打扮引围观 李小琳两会打扮低调现身【图文】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4-03-05 11:52:00   作者:admin

李小琳两会打扮引围观 李小琳两会打扮低调现身【图文】

正定网综合报道:今年两会,有媒体推出了《两会热搜榜》。根据相关数据,截至昨日,最受网友关注的财经界代表委员是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与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紧随其后。

前日,李小琳当天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的照片,有超过6000人评论。微博上两张李小琳现身会场的照片,转发也近7000次。

而在昨日,有媒体拍到的照片显示,在当天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经济组的小组讨论中,李小琳拿着环保袋参加了讨论。此前,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李小琳打扮颇为时髦,甚至有网站的时尚频道还专门发文研究过她的穿着。不过,今年李小琳的穿着让很多网友直呼“低调”。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小琳,过去6年共提交25份提案,涉及电力改革、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责任等多个领域。据《人民政协报》报道,李小琳今年将目光转向电力规划管理、标准化、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等新领域,准备了三个提案,分别是《加强电力规划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关于将标准化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大力推动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实质性发展》。

李小琳委员:建言践行“光明路”

在过去六年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国际”)董事长、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新能源)董事局主席李小琳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了25份提案,涉及电力改革、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责任等多个领域,大多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复,为促进国家能源建设以及电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作为能源企业负责人,李小琳带领中电国际团队,创业治业,精进践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之路。

三提案聚焦战略性改革

今年两会,李小琳将目光转向电力规划管理、标准化、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等新领域,通过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精心准备了三个新提案。

在《加强电力规划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提案中,针对当前在电力规划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困境,李小琳建议:一是出台“规划法”,从法律层面对包括电力(能源)规划在内的国家规划在地位、作用以及规划编制、审核、发布、调整、评价和违反责任追究等方面予以明确。二是出台“电力(能源)规划管理办法”,对规划的深度、高度和可操作性作出明确的规定,提升规划的质量,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三是成立独立的电力(能源)规划研究院。四是做好人才保障,建立科学合理长效的人才保障机制,使相关专业高级人才长期稳定地从事战略规划研究工作。五是做好经费保障,保障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必要的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在《关于将标准化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的提案中,李小琳针对目前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薄弱、存在标准缺失、整体质量不高、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意思淡薄、标准执行不力等问题。建议:将标准化工作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建立健全覆盖各行各业的标准体系,实施标准管理,纳入政府职能,树立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重点加强标准制、修订和执行,加大大气环境标准和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和考核力度,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政府要对标准实行管控职能,加大标准宣贯和教育。

在《大力推动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实质性发展》的提案中,李小琳指出,我国发展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且形势迫切、潜力巨大。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一是出台《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管理办法》,允许分布式能源产生的电力与用户进行直接交易,确定大电网接入标准和备用服务计费标准,取消分布式能源发电接入电压等级和容量限制。二是在《电力法》的修订出台过程中,就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方面予以明确,使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有法可依。三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合资合作,成立专业从事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投资运营的新型能源服务企业,允许供电企业在一定比例下参股。四是加强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时出台国家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

倡导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2013年以来,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厚重雾霾成为笼罩国人的“心肺之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期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以及调控能源消费总量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可再生能源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风电装机累计增长118倍,年均增长超过60%,目前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增长67倍,年均增长超过50%。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也存在规模效应较低、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应用效能低等问题。

针对新能源行业面临的问题,李小琳提出了有序规范开发,严格落实法规保障新能源电量上网,推行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结合应用模式,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实施税收优惠,大力鼓励技术研发等建议。这些具有专业性、可行性的提案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新能源电价补贴、技术规范等政策及标准,推动了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峰会、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里约+20峰会、IEEE智能电网大会、亚洲金融合作会议等多种场合,李小琳也不断阐述发展新能源的理念,积极呼吁和倡导建设新能源,展现中国企业在贡献全球生态建设方面的责任和担当。

在为新能源发展建言献策、奔走疾呼的同时,李小琳更是亲历实践,成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推进者。2006年,在李小琳的带领下,中电国际团队通过出色的资本运作,创立了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个在香港上市的专业化新能源开发公司———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创了国内电力新能源市场化运作的先河。7年来,中电新能源秉承“不仅要为世界带来光明和动力,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香港资本平台和上海管理平台两大平台产融结合互补优势,与国内大型央企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欧亚风能联合会等国际组织进行战略合作,做强做精,做特做优,逐渐成长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可控投产装机容量超过200万千瓦,在建及深度开发项目容量超过500万千瓦,总资产超过180亿元,形成风、生、水、气、光等五大板块驱动发展格局,绿色电源点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涵盖东北、西北、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沿海等五大区域。截至2013年底,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91亿千瓦时,与传统燃煤电厂相比,相当于减少利用标准煤660万吨,污染物减排2500多万吨。

李小琳认为,中国新能源行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核心技术优势。2011年,公司与南方电网、清华大学等单位和机构合作,创建“中电国际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总部基地”,依托优质科研力量和智力资源,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国内率先开创了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结合的创新产业模式,得到了政府机构、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作为新能源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典范,中电新能源海口环保发电厂各类烟气排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欧盟标准,获得“201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和“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获此大奖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另外,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奉献绿色能源的整体实力,中电国际把增长潜力巨大、竞争优势明显的水电纳入战略规划之中,通过收购、新建等方式,实现了“水火互济”,与新能源构成协同发展的格局。截至2013年底,中电国际清洁能源装机达到608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接近30%,为实现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李小琳和中电新能源正在积极探索,让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电力需求的现实,决定了传统火力发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电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火力发电的清洁高效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高效清洁发展煤电,稳步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加强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煤电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到“十二五”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火电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23克。

在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的同时,李小琳同样关注传统火电能源的优化升级和高效清洁发展。

2011年,李小琳提交了一份关于《加速提升传统电力能源的优化升级进程》的提案,建议从新建和改造等关键环节,加速传统电力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务实推进电力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保障整个电力能源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

在另一份《实施发电优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提案中,李小琳提出传统火电企业可以通过电量优化分配、环保技术升级、内部管理提升等措施,实现降低煤耗和节能减排的建议。该提案获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提案”奖。

多年来,李小琳带领的中电国际团队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实践发电优化的各项具体措施,“双管齐下”推动常规火电能源优化升级。一方面,公司积极实施“上大压小”、“煤电联营”战略,在能源富集区域建设大型煤电基地,以60万、100万千瓦等大容量、高参数的经济环保机组,取代小火电机组。“十一五”以来,中电国际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14台,共计210万千瓦;新建16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和两台100万千瓦火电机组,公司进入高效、节能、环保的百万机组新时代;公司控股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22.3万千瓦提升至51.7万千瓦,60万千瓦级机组所占容量比达到80%;机组供电煤耗由360.34克/千瓦时到310.98克/千瓦时,下降近50克/千瓦时,累计节约标煤232万吨。

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机组节能减排能力。公司新建机组均配套建设脱硫、脱硝系统,同时对原有火电机组环保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13年,公司按计划完成10台机组脱硝改造和两台机组综合节能升级改造,争取节能补贴6000万元。过去十年,中电国际累计投入环保资金51亿元,在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情况下,减排二氧化碳1931万吨,二氧化硫118万吨,氮氧化物46万吨,烟尘29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文化助力体现责任担当

由于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李小琳结合创业治业经验,融合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提出了“静水深流”企业文化体系,倡导“责任、诚信、智慧、价值”核心价值观和“天人合一、义利合一、人企合一”的和谐文化内涵。在政协提案中,李小琳呼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以“信”促建,以“心”促建,以“法”促建,以“义”促建四个要点。

多年来,在李小琳的带领下,中电国际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取得了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过去十年,公司资产由130亿元增长至1100亿元,累计上缴利税160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结构始终保持良好,经营效益保持行业领先。另外,在奥运保电、世博保电、抗冰保电、抗震救灾等多个重大工作中,中电国际也切实履行了能源央企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中电国际坚持通过“上大压小”、滚动发展解决老企业的历史包袱问题,系统内超过四十年历史的芜湖、清河、神头、姚孟等老企业均焕发了青春,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了提高,维护了企业和谐稳定的局面。公司在系统内建立特重病救助基金,目前已救助会员及受益人1000余人,发放救助金1200余万元。

作为企业领导人,李小琳热心慈善公益,彰显大爱情怀。作为北京市扶助贫困儿童就医健康基金会副会长、李硕勋教育发展中心董事长,她曾被中国慈善排行榜办公室授予“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李小琳曾捐献个人撰写的书籍《静水深流》稿酬共计55万元,其中37万元捐赠给“李硕勋教育基金会”,18万元设立“李小琳助学基金”,用于扩大资助和奖励优秀的贫困学生。多年来,在李小琳的倡导和带领下,“李硕勋教育基金会”先后资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和优秀教师数百人。另外,中电国际在湖北麻城大别山建立第一所希望小学,并相继在四川、重庆、甘肃等地播下爱心。系统广大员工自觉参加抗洪救灾、扶贫济困、义务献血、爱心助学等活动,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中电国际系统员工捐款400余万元。2013年7月,在首届中华母爱论坛上,中电国际被授予“慈善先锋企业”称号,李小琳被授予“慈善先锋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