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编者按:“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应让俄罗斯人认真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阻止我们东山再起?”类似的反思言论最近几年时常出现在俄罗斯媒体上。很明显,中国正成为俄“转向东方”的最佳坐标。过去一年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4次去俄罗斯调研、走访,在同两国学者、企业家与官员的交流中,真切感受到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认识正加速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昔日的“老大哥”已在“偷师”学生,“参照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在俄罗斯不仅不再是一个羞于说出口的观点,而且也在很多领域付诸实践。
代表人物是普京总统的顾问
苏联解体后,因一度照搬西方模式,进行自杀式激进改革让俄罗斯吃了不少苦头。进入21世纪,俄罗斯延续苏联后期依赖出口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力开始恢复,但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受油价下跌、西方制裁以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俄经济陷入停滞、能源和武器领域出口收入明显不足,商业和投资活力下降,居民收入减少。这种背景下,俄越发难以忽视中国强大的经济向心力。“跟中国人合作,是有钱赚的”,基于这种务实的经济与安全利益考量,在俄精英群体中逐渐出现“借鉴中国经验”“向中国学习”的呼声,希望中国能为俄经济发展“造血”。
主张学习中国经验的俄罗斯代表人物是普京总统顾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格拉兹涅夫博士。这位31岁就担任俄联邦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后又任过国家杜马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等多个经济要职的重要人物,是目前俄最具有“向东看”开放意识的高层人士之一。近年来,格拉兹涅夫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来一次中国,并推进与笔者所在的机构进行过3次“中俄智库经济对话”。每次对话会,都有一批俄罗斯经济、金融、战略、技术与军事方面的专家随他来中国。
格拉兹涅夫每次参加“中俄智库经济对话”都是一整天不离场,仔细听取并记录中方学者介绍的中国发展经验。他曾对笔者谈道:“中国发展模式有三方面值得俄方学习:一是中国摒弃西式民主,更注重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管理的有效性;二是中国通过制定“五年规划”,采取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与社会公平正义,建立起全球最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三是中国建立了一套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这套体系相对独立于西方金融体系,并且行之有效。这些经验对俄方而言有重要借鉴价值。”
受格拉兹涅夫邀请,笔者两次在“莫斯科经济论坛”大会上做主旨发言,坦承“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被俄罗斯低估”“俄应重视中国经验”“中俄进入相互学习的时代”等观点。“莫斯科经济论坛”有上千位俄罗斯精英出席,对笔者的发言,他们大都反馈积极。
普京总统连续多年参加的瓦尔代俱乐部年会被视为“最神秘的政治大会”,笔者去年受邀与会并介绍了中国在减贫方面的经验。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台下还专门与笔者谈到,俄方视“一带一路”为重大的发展机遇,有助于俄方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年会最后一天,普京还邀请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面对面听他介绍中国的电子商务与经济发展。
在今年4月初举办的“莫斯科经济论坛”上,还设了20多个平行分论坛。第一个分论坛主题是“如何对接‘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倡议”,据笔者观察,该主题最受关注,足足来了400多人,因座无虚席,很多人就站在后面听。在嘉宾发言中,当曾担任过英国高官的经济学家罗思义说“1992年中俄经济总量差不多,而现在中国是俄罗斯的6倍,难道俄罗斯人不想一想是否应向中国学习”时,场下有许多人频频点头。
从漠视到重视
事实上,罗思义式的疑问此前已出现在俄罗斯公开舆论中。俄罗斯“银行”网今年2月7日题为“为什么俄罗斯不像中国”的文章称:“为什么都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起步,且中国经济比俄罗斯的起步水准更低,但到今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俄罗斯却滑到第12位?”俄《独立报》去年底援引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拉林的话说:“俄罗斯想要实现复兴,是时候学习中国经验了……中国让我们抱有乐观主义,如果中国人可以从落后和贫穷中逐渐强大起来,实现民族复兴,为什么俄罗斯不可以?”就连针对美国对俄罗斯钢铁提高关税,俄罗斯战略调查研究所专家维亚切斯拉夫·霍罗德科夫也呼吁政府“应向中国学习,对美国采取回击措施”。
“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人一度把中国商人视为‘倒爷’,一些早期来俄的中国人还与黄赌毒沾边。有俄罗斯人曾抱怨,最优秀的中国人去了美国,次一些的去了欧洲,最差的中国人才来俄罗斯。”一位上世纪80年代就来莫斯科打拼的中国商人这样告诉笔者。今非昔比,他接着说:“但现在随着来俄中国人的素质与出口俄罗斯的中国商品质量越来越高,俄罗斯开始更客观地看待中国,接近中国。”今年4月3日,“莫斯科经济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一位俄罗斯企业家还专门拦住笔者,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向笔者介绍自己十多岁的孩子,希望他以后到中国长长见识。
曾在莫斯科居住过8年、现已在中国智库工作5年的罗思义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华心态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开始微弱地意识到中国改革的借鉴价值;1999年后油价上涨、俄经济快速增长,让俄信心大增,一度漠视中国经验;2014年后,俄罗斯受到西方全面制裁与挤压,开始深度调整对华心态。罗思义说:“这个进程(或许)很缓慢,可能需要10至15年时间。届时俄罗斯或许会更深刻地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
东方的“最佳坐标”
在笔者看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让俄罗斯至少10年前就有所感悟。早在2009年,《莫斯科时报》网站、《导报》等均发表过主题是“向中国学习”的文章,其中提出俄罗斯现在越来越难以抵挡中国巨大的经济魅力和政治影响力。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现代化获得巨大成功,俄罗斯应向中国学习。在俄罗斯,即便是国内经济决策也要越来越多地将中国因素考虑进来。
>>上一篇:私人律师被FBI突袭搜查 特朗普为何紧张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