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10月3日5点半,清晨的阳光还未洒进北京延庆绵延的山脉中,生活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景区清洁工高华(化名)就开始吃早饭,随便扒了几口后,便蹬上电动车,向着八达岭长城景区进发,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高华已经在八达岭景区工作十年之久,每逢节假日都是他最忙的时候。人流高峰时每天能产生十余吨垃圾,山路崎岖,这些垃圾全靠像他这样的环卫工人一点点捡起,再一点点搬下山。
200米青砖每天扫十几遍
骑行的路程只有十几分钟,这位年过五十的老大哥一路上还在想着昨晚妻子在枕边的絮叨:“节假日的时候人多、活重,别累着了。”想着想着他不禁咧嘴笑了,抬头一看已经到了景区门口。
早晨6点的长城还没有白日的喧闹杂乱,整个世界都是静悄悄的。高大哥收拾好肩上背的蛇皮袋,戴上手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捡拾一遍昨晚剩余的垃圾,把一些青砖上很难处理的痕迹及时处理掉。
刚忙完这些,还没来得及坐一下,便有游客陆陆续续开始登山了,“这个时候产生的垃圾不多,压力也不算大,但上午9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垃圾就多了。”高华说,他每天会把地面上各色各样的垃圾都清理进垃圾桶,地面上还有些吃剩的果皮、口香糖被踩在青砖上,经过高温天气的暴晒后与青砖成了一个整体,极难处理,就只能蹲在地上用锐利物轻轻刮掉。
这段北七楼到北八楼之间200米左右的距离由他负责。200米看似不远,但是弯着腰一点点清扫收拾过来也是极其耗费时间的。
“半个多小时能清扫一遍吧,但是这头刚清扫完,那头就又脏了,还得再回去接着干。”高华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而《法制晚报》记者粗略计算了下,这段路程他每天要重复扫十几遍。
处理完垃圾,还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要把垃圾箱里的垃圾重新掏出来,瓶子放了气拧成一个团扔在一个袋子里;果皮纸屑装进一个袋子直接回收;其他不可分解物再装进一个袋子处理。
下午5点半,夕阳最后的余晖徐徐降临山间,长城上的游客陆续开始散去。此时,高华开始当天最后一次全面清理。
“北四楼以上没有灯,天黑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必须抓紧干活,然后趁亮下山。”高大哥说着便麻利地将两袋瓶子、三袋垃圾摞在一起,用一条军绿色的绳子系紧,再打一个结。他努了把劲,“嘿”的一声将五袋子垃圾背到了身上,而这些垃圾摞起来几乎跟他一般高。
此时的天已经黑了下来,在路上从各个点位赶来的同事们都凑到了一起。此时,大家在北五楼停下来休息一下,等等后边还没赶上来的同事。
十几分钟后,这支由三十多人组成的队伍向着山脚下再次出发。为了不打扰游客,他们走的都是偏僻人少的小路,并且脚步很快,碰到游客就纷纷避让。
十几分钟后,高华一行人到达山下的垃圾回收站点。他把五袋分类垃圾卸下来,让山下来的车辆运走。
据记者了解,10月3日当天,八达岭长城游客突破六万人次,产生的垃圾达十几吨,而这十几吨的垃圾都是他们一点点收集起来,再用肩膀背到山脚下的。
而这样的日子,几十年如一日,压弯了他们不少人的脊背。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八达岭长城还将会和往日一样干净。
(清远编辑: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