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网站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简报》中的一篇文章称,中国正在发展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轰炸机,这将提高中国空军的战略地位,并为中国提供可靠的“三位一体”核投掷力量。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先进战略轰炸机具备“核常兼备”能力是美俄战略轰炸机的普遍特征。之前中国空军重点发展的是常规打击能力,缺乏有效、可靠的核打击能力,如今发展核能力实际上是在为战略空军补必修课。
美智库炒中国“核轰炸机”
这篇文章指出,据美国国防部最近向国会提交的2017《中国军力报告》,中国空军正在开发“能执行核任务的战略轰炸机”。事实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发现其长期以来对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贡献被解放军火箭军所掩盖,而且最近解放军海军这一能力也超出空军,于是解放军空军计划发展属于自己的现代核威慑和打击能力。“中国空军核轰炸机能力”将首次为中国提供由陆上、海上和空中组成的可信赖的“三位一体”核投掷系统。
文章称,中国空军司令马晓天在2016年秋天公开宣布中国正在发展下一代远程轰炸机。马晓天没有透露与新型战略轰炸机有关的任何细节,但随后的中国评论将它称为轰-20。该文章称,根据2017年5月的全球威胁评估,国防情报局局长向美国参议院武装委员会提出,中国不仅谋求装备飞机的空射巡航导弹,而且还谋求两种空中发射弹道导弹,其中一种可能包括一个核有效载荷。
一位中国军事专家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核常兼备”是大国先进战略轰炸机的普遍特征。如果中国空军计划发展空基核力量,那么使在研的新一代轰炸机具备核能力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途径。从技术角度讲,使新型轰炸机,甚至现役的轰-6系列轰炸机具备核能力并不复杂。实际上,更关键的是核武器本身的研制,即便飞机平台本身的突防能力和射程不够强,核武器本身的射程和突防能力就可以弥补。
中国空军没有核打击能力?
这份报告认为,在具备核能力的轰炸机服役前,中国空军实际上不具备核打击能力。报告称,一些观察家认为,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至少具有一定的投掷核武器能力。然而,根据2017年版《中国军力报告》,中国空军“目前还没有核能力”。报告称,正如在早期核试验项目中验证的那样,中国空军很明显具有空投核武器的能力,但其核轰炸机力量似乎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萎缩。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战略家当时认为,中国空军陈旧的轰炸机将无法突破敌方防空力量,从而在核威慑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因此,随着中国陆基战略导弹能力的增加和技术进步,解放军火箭军就取代中国空军成为中国核威慑的基石。
中国专家表示,中国空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国土防空为主的力量,对地打击能力比较有限,轰-5、轰-6轰炸机突防能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新世纪之后,虽然确立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思想,但在“攻”的方面首先解决的也是常规打击能力,这是当时中国空军面临的现实威胁和任务决定的。中国空军主要关注周边,目标是打赢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歼轰-7、轰-6K以及运干八等进攻型装备体系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该专家表示,理论上讲,歼轰-7、轰-6K通过改装、改进,并配套研制相关核武器,是可以携带核航弹或带有核战斗部巡航导弹,进而使中国空军具备核能力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空军并没有提出这样的战略要求。随着提出建设战略空军,甚至是世界一流战略空军的思想,才对具备核能力轰炸机提出了需求。
为战略空军“补课”
《中国简报》的文章认为,中国空军的“核角色”也有可能加强其在解放军内部的地位,有助于实现其“战略空军”的目标,这个概念要求它在保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相符。这个愿望显然要求中国空军加强战略威慑和打击能力,并提高执行其他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
报道称,从组织角度看,核能力有助于加强中国空军作为“战略空军”的声誉。从军种利益角度看,解放军火箭军作为中国“战略威慑力量核心”的地位,以及解放军海军对核威慑使命的贡献日益突出,如果中国空军在这一领域无法发挥作用,可能会失去应有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核能力可能有机会使中国空军提高自身声望,同时加强对更广泛战略威慑任务的贡献。另外,中国空军可能希望依靠自身能力打击某些敌对目标,而不是完全依靠其他军种的支援。
中国专家认为,空中核力量的优势之一在于运用的灵活性,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的问题在于,一旦发射就很难撤销,而轰炸机在奔赴目标的过程中还能够取消任务。如果是隐身轰炸机执行任务则更为隐蔽。战时,空中巡逻轰炸机的生存力也更强。不过专家表示,中国空军如果发展空基核力量,也主要是一支威慑力量,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没有改变。
(清远编辑JJ)
>>上一篇:中国军队改革:陆军现役员额首次降到百万以下
>>下一篇:辽宁舰航母编队在港停留5天后 今日离开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