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热点 > 正文

“广漂老人”成带娃主力军 专家称需完善社区心理疏导服务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7-09-17 13:51:54   作者:杨
     越来越多老年人为照顾晚辈远离家乡 心理专家称需完善社区心理疏导服务

  在流花湖公园,一位老人带着孩子走在夕阳下。 

  

  日前一则“老人三年照顾两外孙,累出抑郁”的新闻在网上热传。跟随子女离乡背井、到广州生活的“广漂老人”也有不少,他们逐渐成为“新广州人”家中的带娃主力军。退休后的老人是应该享受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还是义无反顾前来城市为照顾孙辈搭把手?记者跟几位“广漂老人”聊了聊,他们既有心酸、烦闷,也有欣慰。

  故事一:

  为带孙和老伴异地分隔三年

  刘阿姨 辽宁人 61岁 “广漂”四年

  “眼瞅着大孙子脱掉尿不湿上幼儿园了,正想着回老家和老伴儿团聚,谁知道儿媳妇又怀了二胎,又要多待上几年。”家住海珠区南田路某小区的刘阿姨告诉记者。

  刘阿姨是辽宁人,大儿子在广州工作,二儿子在辽宁老家。随着两个儿子分别成家生子,刘阿姨和老伴儿各自领了任务,开始了照顾两个孙辈的异地生活。老伴儿性格内向,不愿意来千里之外的广州,刘阿姨就来了。“我来了三四年了,也就是带着孙子每年五月份回去一趟老家,住一两个月。”

  在刘阿姨看来,广州的夏天闷热潮湿又漫长,不如东北四季分明。广州林立的高楼和人潮涌动的交通也让她觉得难以应付。除了节假日儿子开车带着她出去游玩,平日里刘阿姨都是推着婴儿车在小区周围、菜场溜娃转圈,很少独自进入市区。少了亲戚朋友的社交往来,刘阿姨没有了日常可以谈心的对象,只能隔三岔五和老伴儿电话交流。

  故事二:

  育儿理念差异大 感觉很失落

  孙阿姨 苏州人 57岁 “广漂”一年

  “昨天我给孙女蒸了个鸡蛋,用小勺子放了一点点盐,结果被孩子他妈看到了,尝了一下直接给我倒了。”小区空地上,每天下午的溜娃时间,各家各户带孩子的阿姨们都在七嘴八舌说着家长里短。来自苏州的孙阿姨告诉大家,昨天她很不高兴。

  不少阿姨告诉记者,除了社交圈子变小不适应外,和晚辈的育儿理念不同更是让她们郁闷。孩子晚上睡觉要不要开空调、六个月前的宝宝要不要喝水、三伏天要不要穿尿不湿、婴儿第一口辅食可不可以喝米汤……之前自己依靠这些言语相传的经验养育大了孩子,现在到了孙辈这一代,却被指责为“过时的老顽固”。

  故事三:

  日夜陪伴见证孙辈成长

  纵使有太多的疲惫和郁闷,但多位阿姨都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欣慰。

  “我孙女第一次走路迈开脚步就是她一岁生日那天下午,她爸爸妈妈都还没下班,我在客厅陪她玩。突然她就站起来摇摇晃晃走了几步,我当时就好欣慰。”田阿姨告诉记者,虽然孤身一人在广州带孩子,但只要看到孙辈一天天健康成长,她就感到“一切都值了”。

  数据:

  全国“老人漂”

  超四成为带孙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其中,60~64岁约占54%,65~69岁约占24%),70~79岁的占18%,80岁及以上的高龄流动老人不到5%。

  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仍有23%的流动老人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心理专家:

  缺乏交流易有失落感

  社区心理疏导需完善

  随着年轻人远离家乡工作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多,其父母离开家乡在大都市里“漂”也越来越普遍,其中很大比例都是帮子女带娃的。

  心理咨询师袁荣亲认为,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引起老年人的心理不适应。比如在一些社区外地老人无法有效交流。加上离开家乡、朋友,在新社区又无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老年人会觉得比较孤独,会产生失落感、无价值感。如果因为育儿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冲突,会加深这种“无价值感”,产生抑郁。

  袁荣亲指出,要避免因“老年漂”产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应从家庭开始,子女为老人做好迎接新社区的准备,比如带着父母了解新社区,介绍朋友和其他可联络的社会关系。此外,广场舞也是进城老人融入新社区的一个很好方式,既锻炼身体又能促进交流,子女应该鼓励老人多参与。

  对于育儿观念的差异,子女和父母两代人要承认差异的存在,互相理解、分享各自观点,要看到对方观念的好处,共同找到合适的育儿方式。

  在社区层面上,袁荣亲认为要提高对包括老人在内新移民的辅导与关怀。虽然目前基本每个街道都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也配备了专业社工,但对老年人的关怀方面,心理健康的参与度不够,这方面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加强推进。





                                                                                                                                                                                                                            (清远编辑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