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远传媒网 > 娱乐 > 电视 > 正文

《走近科学》停播?童年阴影的鬼片合集

清远传媒 www.gdqynews.com   发布时间:2019-10-17 09:58:34   作者:淇

《走近科学》坚持爱国主义核心,无神主义论,创造了无数惊悚科学片无法解释的现象。
它致力于打破封建迷信,传播人文关怀,渲染民科的浪漫主义思想。
何时何地出现的奇观,记者带着科学解释走访始发地,采访相关的三亲六婆,调查当事人的成长背景与童年经历;又咨询了精神科、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专家。
层层铺垫,点点渲染,神秘事件让观众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最终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啼笑皆非的结论。
9月30日,《走进科学》收官节目《治理水花生》播
出,观众们终于在不断走近科学的旅程中停下了脚步。

收官节目《治理水花生》。/《走近科学》
不少边吐槽边看下去的“黑粉”们,也纷纷在微博上表达了对节目的不舍:“虽然它有鬼片一样的开头,脑残片一般的结局,但还是止不住地好看。”
科学博主毕导也怀念起当初求知欲爆棚的自己:
“比少年包青天还过分的bgm,配上张腾岳老师迷幻的语气,3分钟内直接把气氛烘托到高潮,之后全程高潮,让每个观众都不得不在电视机前捶胸顿足拷问自己:‘是啊!究竟是为啥呢!’
有时候一期节目要分上中下三集播,那种看完前两集后的求知欲能让人自焚。但每期的结尾都让你想砸了电视,这踏马和科学究竟有什么关系!”
全国观众都很想问这个问题。1998年首播,至今21年了,《走近科学》究竟和科学有什么关系!
是走近科学还是走近忽悠,这很难讲清楚。
如今全网怀念的节目,也曾是被群嘲的对象。
即便是从未完整地看过一集《走近科学》的人,也会对下面这些案例略有耳闻。《走近科学》
比如,某村子每天半夜都会出现怪叫,弄得人心惶惶。没人有胆量夜晚出门看个究竟,于是全村人只好躲在各自家床上,辗转反侧到天明。
又比如,节目组到访峨眉山一个古寺。这里被高大的树木重重包围,怎奈寺庙屋顶上却不见一片树叶。
这难道是神明的庇护?无论是游客、寺中的和尚及保安、文物管理局局长,都道不出所以然。
再比如,新婚之夜,老屋墙上竟出现怪影;某男子能从自己身上吸出血来;新疆喀纳斯湖、四川猎塔湖、长白山天池多地出现了水怪的踪迹;天上掉下离奇的蓝色冰块……
奇闻异事本来就能吊起人的十二分之好奇心。这时候,解说词和主持人张腾岳再煞有介事地露出几个关键词“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随着“究竟……到底……”的经典造句结束,具有强烈视觉张力的海报瞬间覆盖整个电视屏幕。
像不像你耳边特别能渲染气氛的朋友给你讲的“鬼故事”?
从字体到设计都如此“不央视”的央视节目海报,也是观众鲜少看到的。

背景音乐也悄然响起,让大家的汗毛都随着节拍起舞。
后有网友整理发现《走近科学》的几首常用BGM就有来自于恐怖片《月光心慌慌》和《死寂》的插曲,也有那首总喜欢在破案时分出现的《X-file》。
记者们的调查随着背景音乐的进行逐渐深入。经过一系列的采访,专家解答后,谜底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村子半夜可怕的叫声,是一个胖子在打呼噜。
原来,峨眉古寺屋顶不见落叶,是因为此地风大,吹跑了。
原来,老屋怪影是小孔成像。
原来,男子之所以能够吸血,是因为他牙龈出血。
原来,一切一切只能是你想象不到的滑稽收尾。
这时的节目组逐渐露出蒙娜丽莎的假笑。

“那水怪之谜他至少要给我一个说法吧?好歹是个央视节目,还能吹牛不成?”你不折不挠的想着。
说法这不就来了嘛,三个湖里的水怪分别是水獭、乌龟和朝鲜人开的汽艇。
《走近科学》明明轻轻松松,就掌握了千千万万颗随调查推进跌宕起伏的心。
但在节目结束前的一分钟,他啪叽一声,把心都捏碎了,然后简单粗暴地给你总结:这就是科学。
此时此刻,观众们脸上的表情,或许就和这位舔过天降蓝冰的村民一致——他曾表示这冰“咸咸的,挺好吃”,但节目组告诉大家了,蓝冰是从飞机厕所出发的高空坠物。
作家韩寒也被节目欺骗过:“《走近科学》就是因为走了好几年,还没有走近过,所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想要走近科学。”
他在自己的《他之国》中也辟出一块荒诞的土地,留给《走近科学》:
一个农民伯伯种白萝卜,竟然长出一棵胡萝卜。他请来农业专家、基因专家,从基因突变等角度分析,最后发现,原来,是胡萝卜种子不小心混进去了。
气愤又“心碎”的网友给《走近科学》总结了三宗罪:污蔑当事人,把人当疯子;侮辱观众,把人当傻子;恐吓观众,把一档科普节目生生拍成了鬼片。
《走近科学》并非从一开播就如此“沙雕”。主持人张腾岳在一次采访中回忆,1998年至2003年间,节目都是《爆炸消除锅炉预应力》式的“真科学”,还曾请到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台。
事实证明这般硬核的科教节目并不利于大众传播,节目收视率一度接近于0。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反倒是从2004年开始采用的“走近伪科学”方式,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焦点、热点、疑点、难点及新现象,并给予科学上的解释,这才让一档节目获得了国民性。
《走近科学》一接地气,收视立即大获成功。
在后来的法制类节目中,我们都多少能看到“走近科学”故作神秘的套路:寂静的夜,一双黑手伸向了她。如花似玉的少女,又是否会惨遭蹂躏与摧残?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出来的故事剧情,更让《走近科学》成为社交网络上轻易被cue到,时不时就能拿出来骂两句的段子。
主持人张绍刚在《吐槽大会》上cue起这档节目,他也说:“别再提扑朔迷离、错综复杂了,你们节目应该是大跌眼镜、啼笑皆非。”

张绍刚和张腾岳其实是校友。/《吐槽大会》
看似诡谲的《走近科学》,不过是一部源自本土民间的《十万个为什么》。它所展露的正是老百姓在面对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时,最真实的反应。
央视官网上还留有“捉鬼”系列视频。
每一集的标题都很吓人——夜半鬼剃头、命悬一线、家缠狐仙、梦中艳影、油炸厉鬼……
但内容皆是大同小异——老乡突然患病,但都没有去医院找大夫治疗,反倒在家里请来道士神婆,一顿折腾之后,才发现是被骗了钱。
两位中年演员反复在节目的情景剧中扮演起“道士”和“神婆”的角色,又是让筷子在装有水的碗里直立,又是挥舞菜刀在患者头顶上来回耍,又是让屋里燃起鬼火,又是徒手探探油锅的……
被骗的老乡面对镜头述说自己当年被骗的很傻很天真;专家负责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解释“鬼显灵”的原理,让江湖骗术不攻自破。
节目组为了破除民众的迷信思想,可谓煞费苦心。
节目组的苦心,则通过最后主持人老母亲似的反复强调显露出来,“有病寻医,巫婆神汉不可信啊。”
像《千年女尸复活》《香尸谜案》《湘西赶尸》几集可以说是《走近科学》中最值得被称为“童年噩梦”的节目,观众差点都以为这节目要和尸体杠上了。
这些选题自带流量,但带着你走进灵异事件的节目,往往会在最后告诉你再可怕的东西,也是这世界上现实存在的物质与科学的化学反应,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走近科学》还有一类节目,是人造的怪像:8岁孩童被僵尸附体,浙江某地一村民家突然地下冒血,86岁的老人身体会出现自燃现象。其最终的解释,都是主人公故意为之。
这种一看标题就很中二的节目,不知当时大家为何如此入迷。
再具体一点,以上这些怪事发生的原因是:渴望亲情的孩子为了得到爸爸的关注,模仿起了僵尸;无聊村民为了博得大家关注,往自己地上泼血;老人身上的火是孙女点的,但大人们都没发现。

据制片人张国飞反映,节目有许多素材都是热心观众致电爆料的。看来,那些荒诞恶搞的情节,也不全是节目组主动营造的效果。
在许多报刊新闻、电视节目都无法触及的村庄里,老百姓或许就正过着这么热热闹闹的日子。
一位微博网友的总结到位:《走近科学》坚持贯彻了我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李白式的浪漫主义思潮与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恐怖风格。
网易新闻曾在系列报道中指出:
“《走近科学》自2004年改版后,在随后的几年里为了提高收视率,选择了一条靠悬疑诡异博眼球的伪科学之路。
该节目号称宣扬科学,可相当的一部分选题策划根本与科学毫不相关,比如水怪UFO等难以科学实证的未解之谜,或各种装神弄鬼的灵异事件。
这些耸人听闻的事件背后要么纯属狗血误会,要么干脆宣布是当事人有心理问题,一切都是幻觉,最终都沦为打着科学幌子的人造闹剧。”
不明飞行物最后被证实只是一只飞蛾。

不同的语境下,科学自然有不同的自我表达方式。
《走近科学》用的也是这种“讲故事,说道理”的手段。它只不过是把故事中常见的“很久很久以前”,都变成了“月黑风高夜”而已。
在月黑风高夜发生的故事,恰恰好是能够在观众快速转台的两秒钟时间里将人留下来的故事。人和事件都讲清楚了,那科学的普及也就到位了。
《走近科学》停播,科学显然又少了一种讲述。
只是,《走近科学》停播10天后,一颗陨石坠落在了吉林省松原市附近,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多地的网友均目击到这颗陨石坠落时产生的火光。
在这条新闻的微博下面,最高赞的回复是:
如果《走近科学》不停播的话,这个事可以播三百多期。
网友对这档节目的喜爱还是充斥这所有能被这档节目解释的怪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