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各平台和卫视都在挖掘演员,接二连三做演员节目,今年终于轮到了导演。
《导演请指教》上周末开播,观众还没讨论起来,节目里自己就吵得轰轰烈烈,上了个热搜词条是:#导演请指教是吐槽大会吧#——怎么变成语言节目了?
打开一看,比语言节目还热闹。第一期共播出了四位导演的四部短片,但给人留下记忆的,竟然全都是吵架片段。说好的扶持新导演呢?
节目设置有问题:扶持谁?两天拍一部片?
《导演请指教》开播刚一期,口水仗就打得热火朝天。但早在拍摄导演名单公布时,就已经引发了一轮质疑。
在发布会上,腾讯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坐标系工作室负责人、《导演请指教》制片人徐扬称,制作这档节目的初衷,是因为在去年看到了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有33%左右的新人导演在启动自己处女作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自己以及亲人的存款。
因此,创作这档节目,是想为优秀的导演提供面对市场的机会,并将其称之为“年度导演扶持计划”。
然而细看16位拍摄导演名单:关锦鹏、吴镇宇、韩雪、蔡康永、梁龙、包贝尔、毕志飞、王文也、曾赠、钱宁黄、德格娜、王暘、相国强、吴中天、宁元元、王一淳。
不算拍过《阮玲玉》、《胭脂扣》的关锦鹏——因为他的作品已经完全可以给这些人当教材,剩下的15人里,跨界的梁龙,从演员转导演的吴镇宇、韩雪、吴中天,早已拍过不少片子的包贝尔、毕志飞、蔡康永、相国强,还有“艺二代”王文也、宁元元。“有名有姓”率高达三分之二。
观众不得不发出天问:这些人,真的还需要扶持吗?
那些真正有创意和有能力的导演,最终总能闯出一片天——宁浩、张猛、刁亦男、文牧野……从创投会上走出来的知名导演,不胜枚举。
通常情况下,新导演参加创投,即使成功拿到资金,到真正能够上映也依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例如今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捧回金爵奖的《东北虎》,就是从2017年上影节创投项目中走出来的,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在院线上映。
《导演请指教》的野心在于,想用一档为期三个月的综艺,把这个过程加速。
因此在第一期里,我们看到,每位导演的拍摄时间只有两天。本就时间紧张,还遇上下雨、群演、道具等意外频出,相国强对着镜头吐槽:“这已经超出常规操作了,15分钟的电影学院学生作业,一般拍8天到10天。”
类比同类型的《演员请就位》,虽然时间同样紧张,但演员是现场表演,观众只要聚焦于他的表演本身即可,更容易代入,也更容易产生互动。
但在《导演请指教》里,导演要用比平时短得多的时间,不得不拍出一个粗糙的短片,拿给观众和专业人群看,然后接受质疑,然后不断辩解,再质疑,再辩解……心力交瘁。
整个过程,对观众来说,不仅没有观赏性,对导演自身也是一种伤害和压榨。
相关文章